第280章行动(第3页)


    就像这两个小内侍一样,不要说金子了,就是银子,他们都兑不到。
    不要看大人物们收受贿赂那都是几万几十万的来,但那是大人物们,哪怕这个国再不产金银,大人物们也是有的是门路。
    然而底下的人可就难了。
    不仅事实上确实没这么多的金银,更是草民的财产一旦保了值。
    朝廷这只吸血怪兽还怎么吸血?
    而且大宋的太监不像明清,他们很少拥有外快的能力,更不用说是黄金这样的小可爱了。
    抵挡这黄澄澄色泽的诱惑,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这也是晏殊选择金叶子的原因所在,他很明白什么样的色泽,对这些残缺之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想收买太后身边的人不下点儿苦功怎么行?
    当年刘太后可没少赏赐自己的身边人,那也是一个非常有手腕的人。
    她的身边基本上没什么漏洞。
    唯一的漏洞也就是不知民间的太后娘娘用铜钱赏赐,而不是金银。
    这也不能怪她,大宋缺金银。
    金银用来笼络大人物都不够,小小内侍又哪儿有那资格。
    于是晏殊抓住了这点,他也保留了这点。
    他从来不像那些目光短浅之辈,拼命保留金银。
    晏殊性格刚毅直率,生活俭朴。
    但北宋的丞相收入可不低,月收入即有128万之巨!年收入超过1500万!
    这些钱基本上都用在了这方面。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一点放之四海皆准,两个小内侍拿了晏殊的好处,也就不好意思不和晏殊说点什么,于是那个小内侍就说道:“晏丞相。
    你是不知道啊,那些贼人闯进后宫杀人了!
    这事咱们那个怕啊!
    就是陛下也多少有些紧张,好在有沈大人保护皇上,贼人才没有得逞……”
    这是晏殊第一次注意到沈石。
    毕竟他们的官级差的太远了。
    同时晏殊也了解到,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劝仁宗不可轻动,免遭毒手。
    随后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
    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
    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正是她预见叛军有可能纵火皇宫,她提前安排的预备救火,最终致使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