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行动(第2页)
“钱!”
两个小内侍一看两片金叶子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了过去,顿时魂儿都被勾住了,蹲下身子手一按,就把这两片金叶子给瓜分了。
“金叶子!”
“真的是金的!”
中国自古便少重金属,特别是金银。
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的金银很少有贬值的情况。
不像那铜钱,什么狗屁倒灶的事都有。
更重要的是金银永远可以当钱玩。
而铜钱却有一定法律效应。
大多数的铜钱,什么当三钱,当五钱,真心是个坑。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
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的,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不作为货币使用。
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
,和“贯(缗)”
,一贯合1000文。
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770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
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
但事实上,却是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
到了南宋后,1贯铜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北宋。
宋史上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一两银子可换3贯300文。
也就是说,不管朝廷怎么规定,铜钱,也就是国家法定的货币一直是处于贬值的状态。
小太监们打小进宫,获取的工资,按照官方牌价,以入宫1两黄金=10两白银=10000文计算,到他们老了,他们出宫,至少要贬值一半儿,也就是1两白银兑2贯铜钱。
这还是没有计算他们当差时,朝廷出的当几,这样的铜钱。
如果算上。
晚景凄凉,那是免不了的。
太监们当然想把自己的铜钱全换成会保值的金银。
在这点上,绝对不要怀疑一个太监的金融能力。
但凡成为太监的,在这方面他们就少有不深造的。
然而没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