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与诸君借取千山万水八1(第4页)


    当然前边五位,是早就离开壁画城了,有生有死,各有造化吧。
    不过这位隐官大人,能不能算是一位作壁上观的收官之人?
    陈平安掏出那枚养剑葫,喝了一口酒,这就是真到不能再真地喝假酒了。
    当年仅存的三幅彩绘壁画,骑鹿神女,当年她被某个年纪轻轻的外乡人,给伤透了心,只是因缘际会之下,转去投靠了道心相契的清凉宗宗主,贺小凉。
    而精于弈棋的那位行雨神女,名为书始,与那个手持古老玉牌、跪地磕头直到额骨裸露的年轻修士,有了一桩甲子之约,然后她才会去找“李柳”
    请罪。
    至于那位挂砚神女,已经跟随主人去了流霞洲,离开骸骨滩之前,走了趟鬼蜮谷,她将那座积霄山袖珍雷池收入囊中。
    而她认定的主人,正是夜航船上那位容貌城的城主,邵宝卷。
    陈平安每次一想到这件事,就气不打一处来,老子当年凭本事挖了几条积霄山雷鞭而已,怎么就与你起了大道之争?你家大道,难不成就是条田间小路吗?哪怕是条田间小路好了,相互间随便侧个身,也就擦身而过,各自前行了。
    薛元盛好奇问道:“这是在隐官大人的梦境中?”
    陈平安点点头。
    薛元盛不由得感慨道:“这也行?!
    真是修道大成了。
    好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呐。”
    “取巧而已。”
    “你们读书人说话,就是滴水不漏。”
    “也就值个八钱银子。”
    薛元盛一愣,随即大笑起来,“说吧,这次找我什么事。”
    得到陈平安那个答案后,薛元盛皱眉道:“图个什么?值当吗?”
    陈平安摇头道:“这种问题,谁都可以问,唯独薛夫子问得多余了。”
    要是图个值当,河伯薛元盛如今的金身高度,至少可以高出五成。
    若是如此,如今大渎封正,薛元盛就算是补缺当个渎庙水正,绰绰有余。
    薛元盛抬起双手,狠狠揉了揉脸颊,点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心诚一炷香罢了,就当拜你我心中的那个不值当好了。”
    双方谈正事,都是爽快人,其实就几句话的事情。
    倒是聊起了裴钱,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一个愿意多说,一个喜欢听这些,舍不得走。
    薛元盛说如何都无法将当年那么个财迷姑娘,与后来的“郑撒钱”
    和“裴钱”
    联系在一起。
    只说当年少女搬出一整套家伙什,用那戥子称了银子,再用小剪子将碎银子仔仔细细剪出八钱来,除了青竹杆的小戥子,还有一大堆的秤砣,其中两个,分别篆刻有“从不赔钱”
    、“只许挣钱”
    ……难怪后来她会化名郑钱,行走江湖……
    与薛元盛道歉之后,她还会懊恼万分,说自己练拳练拳练出个屁,练个锤儿的拳。
    当时还有个身穿儒衫的年轻读书人,人很好,不过说实话,一看就是个读书不是特别开窍的。
    对于薛元盛对李槐的这个评价,陈平安只能是无言以对了。
    陈平安收起养剑葫入袖,问道:“薛河伯是否愿意担任朝廷封正的河神?”
    如果薛元盛答应此事,很快就会有一个摇曳河经过国家的礼部尚书,手持一封皇帝金敕,赶来此地住持朝廷封正仪式,然后同时还会有一位鱼凫书院的副山长到场。
    这也是先前陈平安为何会改变路线的原因,需要大源皇帝卢泱和崇玄署帮忙牵线搭桥。
    朝廷封正山水神灵一事,是需要消耗一国气运的,而薛元盛又是出了名的不在意香火,以至于谁都尊敬这位摇曳河河伯,但是所有大河流经的朝廷又都不敢主动找薛元盛,怕就怕入不敷出,连累一国运势。
    只不过陈平安自有手段,把这笔账给抹平,事后肯定不会亏待了那个朝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