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长不大的家乡(第7页)


    他们找到这么个勉强凑合的山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名叫胡沣的男人嚼着甘草,点点头,“就选这里了。”
    因为两人打算开山立派,其实就只有胡沣和吴提京两个人而已。
    但是双方都不觉得这算个什么事。
    两人都是各自远游,然后一场萍水相逢,可就很快就成了朋友,也没什么道理可讲。
    其实双方性情截然不同,一个是心大,可谓自信到自负了,反正我吴提京,天生就该是一位上五境剑修,早晚而已。
    一个是心宽,胡沣性情温和,平时说话都是慢悠悠的。
    唯一的相同处,大概就是双方都是剑修了。
    吴提京眉眼飞扬,自信满满,好像是打从娘胎里就有的那种信心,笑道:“胡沣,咱们这个门派,你来当掌门,顺便管钱,我就只当个掌律祖师好了,反正一定会成为宗字
    头的剑道宗门,到时候你就是宗主了,嗯,跟那个落魄山陈平安差不多。”
    一个四十岁出头的,龙门境剑修。
    一个还不到二十岁,金丹境剑修。
    岁数加在一起,也没到一甲子,却要着手创建门派和想着未来宗门了。
    若是只说神仙钱,其实两人身上加在一起,还不到一颗谷雨钱。
    “掌律?我们这个门派,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有我们两个人,你除了我,还能管谁?”
    胡沣缓缓道:“跟他没法比的。”
    何况也没什么好比的。
    各走各路,各有各的活法。
    吴提京说道:“胡沣,你这个妄自菲薄的习惯,以后改改,多学学我。”
    胡沣说道:“你那个叫妄自尊大,也是个臭毛病,要是不稍稍收敛点,以后要吃大苦头的。”
    确实会给人一种狷狂之感的少年吴提京,大笑起来,所以自己才会跟胡沣投缘嘛。
    不像在那个正阳山,自己每次外出,四周不是谄媚、讨好的视线,就是些老剑修,用欣慰的脸色说些赞许的言语,反正都是自作多情,就想不明白了,我吴提京练剑如何
    ,跟你们有关系吗?
    吴提京犹豫了一下,蹲下身,问道:“你跟那个家伙是同乡,又是同龄人,熟不熟?”
    胡沣转头看了眼吴提京,笑了笑,好像在说一句,真是难得,吴提京也会对某个人如此感兴趣。
    吴提京扯了扯嘴角,“我是狂妄不假,可又不是个傻子,不但是陈平安,还有那个刘羡阳,我都打不过。”
    胡沣不急不缓帮他加上三个字,“暂时的。”
    吴提京笑道:“不然?”
    胡沣的祖宅在二郎巷那边,距离大骊上柱国袁氏的祖宅其实不远。
    小时候就跟随爷爷,一起走街串巷,修补碗盆、磨刀之类的。
    家乡那边的老风俗,爷爷懂得多,经常帮忙办红喜事,也能挣些钱,添补家用,加上爷爷开了个卖春联、窗纸等零碎物件的铺子,胡沣小时候的日子,其实过得不算太穷,只是爷爷姓柴,他却姓胡,街坊邻居都说是他爷爷是入赘,所以胡沣小时候挨了不少白眼,经常被同龄人拿着个说事,而爷爷的名字,也是需要篆刻坟头碑文的时候,
    胡沣才第一次知道。
    铺子生意冷清,逢年过年那会儿,才略好几分,平时都未必每天开门,只有个娘娘腔的窑工,经常光顾生意,偶尔会有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丫头,当那拖油瓶,跟在那个喜
    欢翘兰花指的男人身边,也不说话,胡沣对她唯一的印象,就是眼睛特别大,就显得脸特别小了。
    当叔叔的娘娘腔男人,喜欢喊她胭脂,其实这个当窑工的,兜里就没几个钱,约莫是只有自己爷爷,才不嫌弃他没个男人样,愿意陪着他多聊几句,哪怕娘娘腔不买东西
    ,也不赶人。
    小丫头就会坐在门槛那边,饿得实在不行了,才喊一声叔叔,然后一起回家。
    爷爷是在胡沣少年时走的,胡沣没有卖掉祖宅,那会儿好像“变天”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