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一剑跨洲(第4页)


    高高扬起脑袋,她在这座龙宫遗址内闲庭信步。
    遥想当年,身边的泥腿子,路上遇到了自己提水返回泥瓶巷,就会帮忙提水桶。
    她在冬天,会扛一大麻袋木炭,因为她不愿多跑一趟,那会儿她才是最被小镇大道压制的那个可怜虫,总是嫌路远,就显得格外沉重。
    宋集薪和刘羡阳那么小心眼的男人,但是都在这件事上,从不误会什么。
    双方都不觉得陈平安会有半点歪心思。
    女子双手负后,十指交错,目视前方,轻声问道:“是不是觉得我除了境界,此外一无是处?”
    陈平安想了想,没有着急给出答案。
    可恰好是身边男子的这份温吞,气得她顿时脸色阴沉如水,还不如直接脱口而出点头承认了。
    陈平安缓缓道:“不算。”
    约莫是想起了一些家乡的故人故事,陈平安神色柔和几分。
    那是懵懵懂懂的草鞋少年,第一次见到齐先生求人。
    之后陈平安重新翻检那幅光阴走马图,才发现少女曾经在家乡老槐树下,骂槐。
    让陈平安觉得……挺解气的。
    陈平安收起思绪,问道:“那几个,都是怎么认识的?”
    养龙士与扶龙士,一字之差,双方各自的大道追求,便是天壤之别。
    稚圭便有些不耐烦,“半路认识,不过是各取所需,反正未来我那水府,也需要一些能够真正做事的。”
    陈平安并未约束稚圭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反而只是看似随意说道:“我们一路所见,不是好事就是坏事。”
    稚圭疑惑道:“不是好人与坏人?”
    陈平安笑了笑,“这就是难题症结所在了。”
    稚圭气笑道:“你怎么不干脆去当个教书先生?”
    不曾想一旁男人点头道:“已经选好学塾了。”
    龙宫遗址一处昔年龙子的私家别苑,占地极广,一处湖塘,水中荷叶田田,有条蚱蜢舟,舟中有四人,一老叟,一美妇人,一魁梧汉子,一年轻男子。
    他们如今皆是真龙王朱的扈从,算是投靠了她这位新晋的东海水君。
    美妇人站在小舟一端,作宫装打扮,梳流云髻,斜别金步摇,淡施脂粉,纤细腰肢分别悬有一方青铜古镜和一枚水晶璧,她转头对那位船尾的老人,好奇问道:“李拔,你觉得主人跟那位隐官大人,会不会一言不合就打起来?”
    名叫李拔的老翁,白发苍苍,骨癯气清,轻轻摇头道:“无冤无仇的,打不起来。”
    老人脚边,有个魁梧汉子盘腿而坐。
    最后那年轻人,定然是位修道有成的山中神仙,肌肤如玉,姿容俊美若倾城佳人,他此刻躺在小舟中,单手枕在后脑勺下边,翘起腿,意态闲适,悠哉悠哉,一手摇晃酒壶,琥珀色的酒液,刚好笔直一线坠落嘴中,晃了晃空酒壶,坐起身,看了眼大殿方向,“好重的剑气,不愧是在剑气长城成为剑修的人。”
    美妇人秋波流转,望向那个坐姿如磐石的雄健汉子,“溪蛮,要是准许你们双方只以武夫身份对敌,赤手空拳,打不打得过?”
    按照数座天下年轻十人的那份榜单,听说这位年轻隐官独守城头那会儿,就是九境武夫了,后来回了浩然天下,在中土文庙功德林那边,还跟曹慈打得有来有往。
    汉子明显也是一位武学宗师,直截了当道:“对方让我一只手都不打过。”
    纯粹武夫看待世界,往往眼中唯有武夫。
    这个名叫溪蛮的浩然本土妖族,曾经仔细掂量过斤两,自己对上正阳山那头搬山老猿,都没有任何胜算,后者同样天生体魄坚韧,所以何谈与陈平安问拳。
    那不叫切磋,叫白白送死。
    妇人笑骂道:“他才几岁,你如今几岁了?你怎么不死去?”
    汉子嗤笑道:“照你这么说,曹慈跟陈平安之外,大伙儿都别习武学拳了。”
    稚圭的这四位水府扈从,一仙人,两玉璞,外加一位山巅境武夫。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