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沦陷区三
1702年11月15日,已经粗粗安定下来的巴勒莫港再度陷入了平静之中,码头上的船只很少,商人和力工们也无精打采的。
没办法,经过了之前的战争,商业有所凋敝是很难避免的。
商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局势动荡的地方,因为那会让他们的生意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这会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早就过了粮食的收获期,商船大举云集才不正常呢。
“农业社会的典型场景,季节性商业。”
巴勒莫港外数海里,一艘钢铁怪兽正在不疾不徐地航行着。
而在舰桥上,一位肩挂东岸海军中校军衔的中年男人笑着说道。
此君名叫刘缜,航海学校毕业,后加入海军服役。
历任海军部二等参谋、一等参谋、“星”
级轻巡洋舰舰长、吉布提警备司令兼管委会主任、海军丰谷岛军校教师、“执委会”
级战列舰舰长,现在则是“汴梁”
号铁甲战舰的舰长,上任还不到一年。
不得不说,刘缜能够当上“汴梁”
级铁甲战舰的舰长——哪怕是型号最老的“汴梁”
号——本身就是一件惊爆人眼球的事情。
当初在赴任吉布提警备司令的时候,很多人就预测他今后的职业生涯多半是在海军的几个**之间辗转,甚至可能会回国管理本土某个片区的海防炮台,在海军系统中慢慢边缘化。
可谁想到,在经过一系列的幕后运作之后,他还是得到了机会。
先在航海学校过渡,然后担任虽然老旧、但地位依然崇高无比的“东岸人”
号战舰舰长。
现在,他又当上了“汴梁”
号的舰长,有了到欧洲出风头的机会,确实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
“汴梁”
号已经在佛得角群岛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那个群岛经过东岸人的建设后,目前已经有了多家军工企业(主要是船舶方面的),可以维修包括“汴梁”
级铁甲战舰在内的几乎所有舰只。
而且,岛上还储存在数量惊人的炮弹(含数种新装备的特种弹)、火药、食品、药物及其他军用物资,是东岸人在欧洲进行武装干涉的最大供应**。
当然现在丹吉、休达两县也在修建规模不小的物资储备库,但就规模而言,还是比不上佛得角那边。
毕竟那里更安全,人口和技术水平也不是这两个新得之地可比的。
“农业社会,出产的各类贸易商品本来就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
更别提欧洲商船以风帆动力居多了,这些船也是要考虑洋流和风向的,当然地中海出了名地风向多变,哈哈,这个不作数。”
站在刘缜身后的是“汴梁”
号的大副,此时他正举着一副东岸精密仪器公司出产的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海面上的情况。
其实,他有点多虑了。
以“汴梁”
号铁甲战舰展现出来的威风凛凛的姿态,别说有人敢攻击他们了,就连靠近一下都战战兢兢的。
巨大的吨位、超强的装甲、狰狞的炮管,无一不在向过往的船只宣示着其强大。
事实上,他们这艘船在刚刚驶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