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军事冒险


    1702年9月21日,休达港的夜晚静悄悄,两艘“星”
    级轻巡洋舰安静地停泊在港湾内。
    船上的灯火闪亮着,就像黑夜中的眼睛一般凝视着远方。
    很遗憾,因为不具备蒸汽动力,船上点燃的灯火并不是明亮的煤气灯,而是产自光明灯具厂的航海专用防风煤油灯。
    这是真正的煤油,即通过煤炭液化技术得到的燃料,成分复杂。
    因为往往七八吨煤才能液化出一吨油,且设备制造成本较高,生产成本较高,使得煤油这种燃料非常精贵,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海军,使用起来也有配额限制——当然更大的原因还是产量低。
    东岸人当然也在寻找其他可替代的液体燃料,比如在石油。
    根据最新消息,由地质部组成的专家组在经过持续数年的调查、勘探、取样后,证实定难县一带有储量丰富的液体燃料,他们将其称为“石油”
    。
    他们已经在一些埋藏较浅的地方打井取得了部分石油样品,经反复分析后,认为其化学成分复杂,但存在巨大的价值。
    为此,他们开始与国内相关部**作,尤其是铁岭、平安、黑山三大重工业制造联合体及工程技术研究院,准备设计、定制一套专门的钻探设备,开始更深入的开采与研究。
    可想而知,当他们的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国内石油相关的产业开始出现萌芽后,这种液体燃料会慢慢走向市场,逐步取代煤油的功能。
    毕竟,比起天然是液态的石油,煤炭液化后得到的煤油实在是太贵了,以至于海军原本想设计一款使用煤油为燃料的船用蒸汽机呢,最后都因为价格而不得不作罢——嗯,他们目前已经尝试转向石油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使用液体燃料的蒸汽机、汽轮机什么的动力系统,其效率要比煤炭高上不少。
    而且燃烧热值高,储藏空间小(这意味着更多的续航力),优越性还是很明显的。
    未来的海军甚至整个航运业,使用液体燃料是大势所趋,无人能挡。
    “营长,这是阿姆斯特丹和伦敦转来的情报。”
    休达港码头的一间休息室内,穿着军服的周亚夫正伏案疾书着。
    他最近在制定攻打直布罗陀湾的作战方案。
    之前参谋们已经做过好几个版本了,但他都不满意。
    恰巧最近又传出英国人可能要攻打此地的风声,于是他干脆自己接了过来,重新写一份——当然只是骨架,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谋们去填充,这正是他们所擅长的。
    “南尼德兰的战事陷入僵持了啊......”
    周亚夫喝了口浓茶,接过情报一看,感慨着说道。
    话说自从马尔巴勒伯爵丘吉尔离开后,当地的英军归欧根亲王指挥,但划水有点严重。
    再加上奥地利本土遭到土耳其人入侵,军心受到动摇,奥军士气为之一泄,竟然无法将旺多姆公爵领导的法军逐出南尼德兰。
    而在此时,法王路易十四也在策划着一个大手笔的计划,即派遣精锐主力横穿整个德意志南部,与盟友巴伐利亚公爵的部队一起,直插维也纳,一举打掉敌人的核心。
    这绝对是一个惊人大胆的计划,如果战果完美的话——俘虏德意志皇帝利奥波德——那么很可能会结束战争。
    那样,法兰西的霸权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将坚不可摧,所有人都将匍匐在路易十四的脚下,为他歌功颂德。
    事实上这个计划在历史上差点成功。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