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自由市


    天气渐渐变热,一如波罗的海沿岸如火如荼的战事。
    说真的,欧洲人现在有点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了。
    从北海到波罗的海,从大西洋到地中海,到处都在燃烧着战火。
    英格兰、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瑞典、波兰、俄罗斯、奥斯曼等主要国家,竟然无一处于和平状态,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到处都在打打杀杀,似乎人头就像地里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来一茬似的。
    不过法兰西可以割,俄罗斯可以割,奥斯们可以割,瑞典却割不起!
    全国三百万人,瑞典人只有百来万,芬兰人二三十万,立窝尼亚人四五十万,德意志人一百万,这民族成分之复杂,几乎只有后世吞吃了太多地盘的奥匈帝国可以比了。
    而且与奥匈几乎一模一样的是,此时的瑞典王国也是内忧外患,民族不谐,以至于很多精力被大大消耗在了内部,使得他们无法全力对外。
    其实,这个年代民族意识还没有后世那么强,如果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愿意静下心来,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好好厘清内部,降低民族矛盾的话,这个横跨波罗的海南北两岸的王国也未必就不能重新振作,成为北欧一带举足轻重的力量。
    只可惜这厮着实是个粗人,平生不爱钱、不爱女人、不爱排场,更不爱治理国家,只热衷于打仗,是一个标准的过着清教徒式简朴日子的战争狂人。
    之前在纳尔瓦战役突袭俄军的时候,此人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冲锋,激烈的战斗中有三匹战马在他身下被击毙。
    若是换别人,可能早就吓得魂不附体了。
    但这人怎么做的?他一点不害怕,而是开玩笑说“看样子俄国人想让我练习骑术”
    ,可见一斑。
    这位年轻的国王终日里流连军营,练习骑马、射击、搏斗和剑术。
    女人是什么?不不不,“军队就是我的女人”
    ,这是查理十二的原话,可见这位斯巴达式的国王已经高(病)尚(态)到何种境界了。
    不过虽然在夫人们那里不讨喜——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性格,他才十八岁就已开始谢顶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但士兵们却对他非常崇拜,称呼他为“最后的维京人”
    ,愿意为他去拼杀,甚至去死!
    查理十二最爱读的书是《圣经》,最不爱看的是各类政府文件,他是真的头疼,尤其是里面很可能有一些大臣们拐弯抹角的小算计,而他却又懒得在上面花费心思,因此一般他都委托给自己的几位侍从副官帮着处理——很多人怀疑这几位年轻英俊的侍从是国王的情人,是的,没错,就是情人,因为人们怀疑查理十二是同性恋。
    但再不爱处理公务,有些非常敏感的事务还是得他来拿主意,比如东岸人要求获得格但斯克自由市作为海军基地的事情。
    这事,没人敢做主,责任只有国王背得起,因此最终还是被送到了他的面前,请求他做决定。
    东岸人看上了格但斯克这件事,查理十二早就知道了,之前他甚至还表态过“不反对”
    。
    不过后来东岸人不知道在操作什么东西,很长时间都没继续来找他咨询意见(给好处),以至于我们的国王大人几乎都快忘掉这回事了。
    结果,现在他们突然又找上了门来,看来私下里的运作应该是有了眉目了,那么给自己的好处也该兑现了吧?
    好处其实不多,两万杆燧发步枪、一百门火炮及其他一些军事物资,总价值不过二十万圆出头的样子。
    如果东岸人是自己生产的(这是必然的),那么兴许只值十几万。
    十几万圆的好处,就能换得一位强大的国王在这件事上点头,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呢?要知道,格但斯克自由市可是上一任瑞典国王恩赐其独立并默许给波兰人用作港口的,才拿个十几万的好处简直太良心了好不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瑞典一直都是穷鬼好不好?不然也不会被荷兰人包养,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了。
    况且这二十万圆的军资价值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你这会可正在打仗呢!
    即便有钱买火枪大炮,也得去英国人的兵工厂那里排队等着提货好吧?东岸人赠予的这批物资,可是直接从仓库里匀给你的现货,能立马就派上用场的,这价值可相当不低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