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七


    第296章顿尘回首望天阙(七)
    夜已深。
    微晕的烛光照耀下,王安石的心情有着难得的平静。
    新法推广越来越顺利,无论青苗贷还是均输法,还有仅在京畿诸路推行的免役法,都给空荡荡的国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也因为这些收入,让文彦博之辈的攻击,在天子心中毫无份量。
    针对吏人的重禄法,尽管只是刚开了头,要完全推行开必须等到两年后,但也让胥吏们感恩戴德,也更加用心做事。
    而胥吏中的不法之徒,如今要处置他们起来,也便更加名正言顺。
    农田水利法虽然短期内难见其功,但在侯叔献、程师孟,还有内侍程昉等提举官的监督下,兴修水利、淤田开荒的工作都在稳步进行中,开辟出来的新田,还有改造好的下田,都会给国库带来更多的收入,而百姓也能从中受到恩惠。
    新年将至,眼下朝中无甚要紧的小事都要暂时停下了,不过新法的推广还是在持续着,曾布在司农寺,章惇在政事堂,曾孝宽在开封府,还有其他为了新法而奔走的官员,一直都很用心卖力。
    到了明年,眼下已经颁行的逐项新法,都要更加深入的推广下去。
    只是新法的重心,将要转到军事上来。
    筹划已久的将兵法要施行,吞吃掉八成财税的各营冗兵,也都要一一加以整顿,不能作为有效战力的禁军士兵,他们的军额都要降等取用。
    至于厢兵,也要汰撤很大的一部分——这主要还是挤掉空饷的用意。
    为了弥补人员上的损失,保甲法便要同时加以推行,让各地百姓一起组织起乡兵,用来保护自己的家乡不受盗贼侵扰。
    另外还有保马法。
    皇宋百万大军,军马总数才十余万,这一点,莫说契丹、党项比不了,就连吐蕃、大理都可以站在一边笑话一下。
    自他在群牧司任判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几大牧监已经完全烂透了,可以不用抱着什么期待。
    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把马寄养在百姓那里,至少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
    王安石叹了口气,作为一国宰相,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多,不仅仅是新法的推行……还有刚刚空出来的开封知府的人选。
    外界都宣称天子对他王安石言听计从,但实际上,在人事方面,赵顼一直把握得很好,对如何控制权力有着天然的认识。
    单看文彦博尽管始终不能再任宰相,但他仍能稳坐钓鱼台,把枢密使一职牢牢地攒在手中,便可知端地。
    现今天子看好的新任知府,是前河东都转运使刘庠。
    刘庠进士中得早,很早就入朝为官。
    因为他执掌河东地区的钱粮,前些时候在与陕西合作时,被韩绛看不顺眼,所以卸了任。
    正好韩维现在要离任请郡,刘庠资历功绩都够得上,韩维一走,他就要紧接着上任去了。
    刘庠家世不高,但身份不差。
    是仁宗时宰相蔡齐的女婿。
    而蔡齐则是真宗钦点的状元,如今进士跨马游街的体例,便是从蔡齐开始。
    ‘又是一个宰相女婿。
    ’
    其实被顶替的韩维虽然岳父不是宰相,不过其父韩亿却是宰相家的娇客——太宗、真宗时的名相王旦的女婿。
    宰相的女婿往往能升任宰相……王安石突然想起了自己,自家也是宰相了,是不是日后也能找个宰相女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