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一(第2页)


    高遵裕笑道:“单是古渭一处,就有两千五百顷田地,到时候,看朝中诸公还有什么可说的。”
    韩千六皱着眉头,指着田垄下的麦苗:“冬麦种了几十年,不会有差错。
    但春麦是第一次种,恐怕脾性不熟……”
    王韶哈哈一笑,摆着手不以为意,“广种薄收,先求个广字再说。
    关于怎么种才好,慢慢试着来就是了。”
    望着王韶向前迈步的身影,韩千六欲言又止。
    他是种田的老把式,对田地向来是精耕细作。
    今次新开田地,全是大把的种子撒下去,虽然眼下长得还说的过去,但等到开春后,肯定照看不过来,只能看天吃饭。
    现在又让他随随便便就把不熟悉的作物种上去,这比撂荒还让他为难。
    “其实春天主要还是以苜蓿为主。
    人吃粮,马吃草,几千匹马牛牲畜需要的牧草,也不能光靠后方。
    春麦仅是试种而已,几千斤种子下去,也用不了多少田。”
    韩冈过来向自己的父亲解释,韩千六虽然并未释然,但以他的性格,儿子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反驳。
    摇头叹了口气,就嘟嘟囔囔的跟着往前走。
    王厚侧过头,低声对韩冈道:“几千斤种粮的确不算多。
    但对商队来说,便不是小数目了。
    即便分给几十家,但一驼西域特产的香药等物,至少能换来等重的蜀锦,至少近千贯。
    换来一驼种子才多少?就怕那些商人不肯带!”
    “所以我有个想法,把种子当成进场税,商队带来的种子越多,能在榷场买走的商货就越多。
    不一定要限于五谷,瓜果菜蔬的种子也可以。
    而且这些种子必须要能长得起来,最好附带种植之法。
    如果有人敢带来一些劣等种苗,那他第二年就没有进榷场的机会了。”
    韩冈对此已经有了腹案,只等瞅准时机向王韶、高遵裕提议。
    现在说给王厚听,也算是征求一下意见。
    “西域有那么多作物可用?”
    韩冈摇头,笑着王厚的眼界,“西域各色作物多不胜数。
    像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芫荽、西瓜这些瓜果菜蔬不都是西域而来吗,比起香药珠宝来,这些才是最珍贵的宝物。”
    王韶和高遵裕顺着田垄绕了一圈后,视察了小麦出苗的情况,中午时分,便抵达了纳芝临占部的主城吹莽城。
    张香儿早得了消息,摆下了几桌宴席,等着缘边安抚司的高官们入席。
    张香儿让人端上来的都是山里海里的特产,虽然这个‘海’指得是青海,但整条的从青海加急运来的湟鱼并没有经过名厨调味,仅仅是炖汤,却已经是鲜美无比。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