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七(第2页)
“蕃部只是其中一件,还有呢?”
韩冈像是在考试,一句接一句的追问着。
他又回头看韩云娘和严素心,见着她们还在那里比着两匹绸缎的好坏,看样子也不是短时间内能作出结论。
韩冈并不介意趁机多说几句。
“还有的就是屯田吧?”
胖掌柜这回想了半天才想起答案。
王韶与窦舜卿的荒田之争,同样是在秦州城中传言,但传得不是那么广,由于时间久了,对此还有兴趣的人也不多了。
“屯田是一项,还有就是市易。”
韩冈为之补充。
胖掌柜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眼前的这一位怎么对他一个做小买卖的说这些话?
“官人,是不是有事要差遣小人?”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韩冈脸色。
韩冈笑了。
他抬起手,在空中一划,掠过堆满店中的丝绸,“秦州种桑麻的少,这是水土不宜的缘故,故而丝麻皆要外运。
但甘州、凉州却早在唐代能种木棉,秦州的水土与河西相仿,想必也能让木棉生长。
而且秦州闲地也不少,分出两三千顷来种木棉却也不难。”
韩冈回过头来,对胖掌柜说着,“本官说的话,还请原样转告贵店东家。”
胖掌柜浑浑噩噩的点头答应了下来,没弄清韩冈究竟是什么用意,只知道韩冈想着在秦州种棉花。
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他顿时醒悟过来。
难道韩官人他是要邀请东家一起参与此事?
他再看一眼韩冈,难道今天这位年纪轻轻就以才智闻名秦州的韩三官人,是为了邀请东家,而特意走进这家铺子的?此事可真的要与东家好好说道说道了。
韩冈却没有那么多想法。
今天的事是他看到绸缎铺中的棉布临时起意,不过联络秦州商户却是他筹划已久。
而推广种植棉花他也早有考量。
明清时棉布取代了如今惯常所见的丝麻,成为民间最常用的织物。
既然历史潮流如此,韩冈理所当然的要顺流而行。
在秦州种棉比种桑要简单,桑树要能大量取叶,少说也要三五年。
但种棉只要栽培得好,却是当年就能收获。
同时比起丝绸麻布,厚实的棉布当然在冬日深寒的秦州更有用处。
用减免赋税的口分田来吸引民户,而用高利润的棉田来拉拢秦州大户。
如果能得到贫富两个阶层的支持,王韶开拓河湟的根基也会变得坚实起来这是韩冈准备要在王韶面前说的话。
冠冕堂皇,却非真意。
棉田推广,不是短期内就能建功。
这不像粮食,该怎么种才能有收获,种过田的农民们心中都有个数。
但棉花在秦州可是个稀罕货。
第一年,只能先开个几十亩的试验田。
如果成绩不错,那第二年就会扩大到三四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