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一(第2页)
方才在绥德和燕达方面的退缩,本就是为了在王韶和河湟这件事上蓄力。
文彦博在朝几十年,早就是老狐狸褪白了毛成了精。
若是每件事都硬顶到底,天子听听就会厌了,下面的话便听不进去。
有些事可以说几句就放下,这样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就可以重点攻击了。
事分主次,时分前后,文彦博很清楚今天哪件事可以作为突破口。
“王韶不尊将令,以诈术取功。
向宝一路钤辖,为其所诓,以至阵前中风。
此人此事如何可以论功?”
赵顼倒觉得无所谓,在他看来,王韶拿大张旗鼓的向宝做幌子,自己却潜渡古渭调集蕃部兵马,打了个托硕部措手不及,这是古之名将才有的智术,近人罕有一见,是难得的人才。
他笑呵呵的说着:“自来兵不厌诈……”
“向宝可不是兵!”
文彦博厉声说着,“王韶为人诡谲,心怀狡诈。
军议中,王韶亲举向宝为主帅,事后却连夜入古渭,召集七家蕃部。
向宝忠于王事,却受此奇耻大辱,再以此事厚赏王韶,非是朝廷优待重臣之道。”
的确,向宝在赵顼面前也是露过脸的,听说他被王韶气得中风,赵顼也觉得王韶做得过分了一点,要是能在事先透露给向宝两句……赵顼这么想着,突然自己都觉得好笑。
这怎么可能?两边早就跟仇人一样了,王韶怎么可能透露自己的计划,向宝也不会为王韶守秘。
王安石出面为王韶辩解:“托硕部被王韶以七家蕃部合攻,不费朝廷一兵一卒,便俘其族主,汉之班超也不外如是。
向宝之事,是其气量太小,也算不得王韶的错。”
“越是得胜轻易,越是得谨慎小心。
今次得胜轻易,下次得胜轻易,终有轻易不来的时候。
唐明皇便是因为西域屡屡大胜,而忘记了虚外守中之理,将朝中精锐尽数付与胡人,最后至于有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厄!”
文彦博说得声色俱厉,他还记得赵顼刚登基时,就穿着一身甲胄跑到曹太皇和高太后面前,问着自己这身盔甲穿得怎么样。
虽然给曹太皇训了一顿,问他天子须着甲的时候,国事又会如何?但这皇帝就是不吃教训,总是想着观兵四方。
难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这句话没人教过?不知道一场仗打下来要死多少人,朝廷又要付出多少粮饷?
“兵甲不休,士卒不练,且空饷之多,骇人听闻。
如此弱兵,如何堪用?”
文彦博摇着头,他是枢密使,军中情弊他看得比谁都清楚。
“所以冗兵要加以编练,汰其老弱,择其可用者而留之。
正如蔡挺近年来在渭州所创将兵法,便是编练士卒、加强战力的良策。”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文彦博亲身经历过战争,可不相信世上会有一道命令就让士兵变成精锐的策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