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四(第2页)


    后生可畏啊!
    吕惠卿感叹着。
    韩冈今年才十九,就已经如此出色,日后若能考个进士出来,前途不可限量。
    为低层官吏添支俸禄,事关重大,牵连到朝堂的方方面面,不是短时间就能决定。
    即便决定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会逐步增长。
    放在现在,就仅仅是个可以考虑的提议而已。
    但这个在预计中,必然能行之有效的提议,成功的影响了书房中的气氛,让在座的五人,心情都变得很轻松。
    王安石拿起茶盏,啜了一口,冷掉的茶水口感发涩,但他喝得很是舒畅。
    王安石一向想得多,吃饭都是心不在焉,只会吃面前的一盘菜。
    喝茶往往也是茶杯摆在面前,一天都不会记得要喝。
    也只是现在心情放松,才会记得要喝水。
    放下茶盏,他笑问着韩冈,“玉昆见识过人,难得一见。
    如今中书检正五房之中,也是缺着玉昆这样的人才。
    不知玉昆是否有心到京中来?”
    韩冈心中一惊,想不到表现太好也有问题。
    他摇摇头,如果自家有一个进士出身,或许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但他是王韶为了河湟开边才推荐的官员,他的去处只有秦州,“相公的夸赞,韩冈愧不敢当。
    在下才疏学浅,又未有实务经验,中书里的事务不是在下能做得来的。
    何苦饮水思源,王机宜的恩德,韩冈始终铭记在心,不敢须臾或忘。”
    韩冈的回答,王安石心中早已有数,也只是问问而已。
    韩冈虽然年轻,却是豪侠的性子,王韶对他有恩,他自然不会因为一点好处而背叛。
    王安石沉吟了一下,又道:“天子对河湟之事一直放在心上,王子纯的《平戎策》也是天子先看到的。
    玉昆你自秦州来,对河湟如今局势自然了如指掌,可有意入朝向天子述说一二?”
    韩冈出了这么大力,立场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又谦逊如此,手上一时也没有什么可以奖励他的。
    王安石便想着让韩冈越次面圣,也好在天子心头留下名字,在崇政殿偏殿的屏风上留下名字。
    韩冈心惊肉跳,头摇得更厉害,坚辞道:“无有寸功,如何可以面见天子?下官又不过一个从九品选人,卑官朝觐天子,也不合礼制。
    此事万万不可!”
    开什么玩笑,让他出主意没问题,让他冲杀到前面去,这是让他做炮灰啊!
    回秦州挣军功才是真的。
    朝中有王安石支持,李师中、窦舜卿之辈不足为虑,辅佐好王韶,收复河湟边塞,这军功,当是太宗朝收复北汉以来第一功。
    王韶日后说不定能升到枢密使,而自己也有了青云直上的根基。
    “也罢,那就下次好了。”
    见韩冈辞意甚坚,王安石也便不再坚持,心中则更加看高了韩冈几分。
    此事一了,话题便不再局限于朝政,而是很随意的闲聊起来,众人谈笑风生。
    看着辞锋往往一针见血,却又不失诙谐的韩冈,吕惠卿突然发现,不经意间,韩冈已经是跟他们几乎平等的在交谈,在说笑,在评论如今朝局。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