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四(第2页)


    “选定了?”
    刘易再问一句,“选定便不能再改了。”
    “选定了!”
    韩冈的回答斩钉截铁,心中突然却又忐忑不安起来。
    已经是铨试的最后一项,过了这一关,就正式成为一名从九品选人了。
    第一次在这个时代参加考试,还是关系到是否能拿到差遣的考试,若是失败,可就要等下一次。
    流内铨的‘次’,是轮次的意思。
    以如今在流内铨外守阙的选人数目,轮上一次,少说要一年。
    韩冈虽然有自信,但心底也免不了要打着小鼓。
    借个准备试题的名义,程禹和刘易留下韩冈,从偏厅里走了出来。
    “下面怎么办?”
    程禹问着刘易。
    刘易将早已准备好的考卷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展:“你看这几题怎么样?”
    程禹接过来仔细看过。
    说来惭愧,几题一看,他都有些发懵了。
    除了《易》《礼记》《尚书》的文字特别,不会错认,其他应是出自《春秋》三传的几题,进士出身的他竟然连具体出处都把不准。
    而且这些题目,他现在一点都做不出来。
    他瞧了一眼刘易,自家是考诗赋论出来的进士,而刘易则是明经九经科出身,他出的题目,自己做不出来也不奇怪,就不知能不能难得住韩冈。
    刘易得意洋洋的自夸着:“《左传》一道,《礼记》一道,《书》两道,《谷梁》和《易》各三题。
    这十道墨义,我可是挑着最生僻的句子摘录,谅韩冈也做不出来。”
    “一题兼经的都没有?”
    程禹低声阴笑:“做得好,做得好!”
    明经诸科,并不是像科举那样,是同一个科目,统一的考题,而是分为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传、三礼、学究诸科,连考试内容,考试科目都不一样。
    但在这些科目中,《论语》是必须要学要考的,所以称为兼经。
    以韩冈的年纪,《论语》必然已经精通,还是不要冒险得好。
    “万一过了怎么办!”
    程禹笑声一顿,又抓着头苦恼起来,“新进选人注官的铨试实在太容易了。
    十题九不中才算不中格,万一给韩冈撞个大运……”
    “若只对个两三题,也是一样啊。
    照样可以给官家看看,看王韶他们荐的是什么样的‘才子’?让天子下特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大才?而且……”
    刘易压低声音,眯起的眼睛显得更为阴险:“别忘了,还有最后一道判事没考。”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