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四


    第112章辞章一封乱都堂(四)
    赵顼浮在脸上的带着冷意的笑容,仿佛方才文彦博的翻版。
    大宋天子一瞬间成熟了不少,眼神中还残留的一点天真褪去了。
    视线从群臣身上划过,每一个人顿时发觉,从皇帝那里传来的压力不知不觉的已经大了许多。
    君臣都沉默着,巍巍崇政殿,像是又要潜入沉默的深海中。
    “陛下!
    臣已将慰留诏书拟好,还请陛下御览。”
    司马光出声,打破了僵持的安静。
    他双手捧着刚刚草拟好的诏书,微欠着身走上前。
    走过文彦博身边时,司马光脚步稍重了一点他是在提醒。
    文彦博自庆历七年西元1047年便入居政事堂,朝堂故事哪有不熟悉的道理?可他偏偏催着天子把王介甫赶出朝廷,却一点也不顾及王介甫的脸面,连惯例故事都不管了。
    这样真能如愿?不,这反而会惹起皇帝的反感!
    自仁宗朝以来,侍制以上官员请郡,除了因为在建储之事上开罪了英宗皇帝的蔡襄,哪个不是下诏慰留几次,方才批准?王安石弄出的新法虽是祸乱国政,但本心非是为己。
    此事天子心知。
    即便要将其罢去,心中也免不了有愧疚之心,他的辞章岂会一请而允?
    司马光为文彦博的失态叹气,他这叫关心则乱!
    文彦博向来是以稳重,多谋著称朝堂。
    总角之时,便知道用水将树洞里的球浮出来。
    跟自己一样,小小年纪便广有名声。
    但现在看看他,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
    等天子回过味来,心里又会怎么想?不,看天子的模样,他已经明白了过来。
    有些事不该说透,不能说透,却偏偏给说透,这叫弄巧成拙!
    “司马卿,快把诏书拿过来。”
    司马光将拟好的诏书双手呈上,让一个随侍的小黄门将诏书拿去,展开在赵顼眼前。
    “……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乃欲委还事任,退取便安。
    卿之私谋,固为无憾,朕之所望,将以委谁?”
    赵顼默念着,不自觉的微微点头。
    因为一点委屈,便丢下政事不理,还称病要出京,对于王安石的做法,赵顼心中其实还有些抱怨的。
    ‘现在士大夫议论沸腾,百姓骚动,你却要辞去职务,自取安宁。
    卿家为己所图,固然无憾,但朕的期望,又该委托给谁?’司马光这一段,当真是写进了自己的心里。
    拿过朱笔,签字画押,盖上印。
    赵顼将诏书递给身边的近臣,“传与王安石。
    他再病着,朕就要派太医去了。”
    作为参知政事,王安石现在的府邸照例是御赐之物。
    有花园,有楼阁,是东京城中数得着的大宅院。
    但在宅院中生活起居的人却很少。
    王安石没有娶过妾,身边也没有什么通房丫头,仅有一位陪了自己几十年的老妻吴氏。
    在众臣中,除了司马光,再无他人如王安石一般。
    平常在身边听候使唤的,只有一位老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