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慷慨徒招阴谋论(第2页)
……至于这个白少流,需要重点关注,看他能不能成为我们的盟友,或者成为教廷的代理人之一。
好了,我不插话了,鲍威尔您继续说。”
鲍威尔:“教皇陛下的睿智已经看到了志虚大陆的将来,灵顿侯爵的报告中也有这种观点,我认为他说的第二件事是最重要的……”
灵顿侯爵到底向教廷报告了哪些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根据他的观察,昆仑修行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他们有很多门派,其门派的内部事务并不受其它人干涉。
第二,他通过一个叫黄亚苏的志虚商人结识了一个昆仑修行门派叫长白剑派,与这个门派交往不错,给好处他们也收了,这说明昆仑修行门派也是可以分化收买变成盟友的。
第三,他认为自己和阿芙忒娜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威胁来源于风君子,他甚至猜测风君子就是《启示录》大预言中描述的黑暗魔王。
教廷制定的对东方大陆发展战略远比灵顿侯爵考虑的要长远的多,首先并不是与昆仑修行人挑起主动冲突,而是在世俗中传播教义,让上帝的信仰成为这片大陆上的主流思想,这样可以不战而胜,控制这片世界上最后的“黑暗角落”
。
然而要完成这个设想很困难,教廷的计划是五十年时间,分几个步骤实现。
第一步是要动用教廷的影响,鼓励西方各国的精英们把目光放到志虚大陆,在世俗宣传上竭力展示信仰上帝的国度所有美好的一面。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内部矛盾,所有国家的民众都会有自己的欲求不满。
那么就需要让那里的人们相信,西方基督文明的到来是解决这一切矛盾,化解这一切不满最根本的途径,天堂之路就在脚下。
第二步是从世俗中融入进去,可以通过商业投资、教育合作、甚至慈善事业等等方式,逐渐影响所有人的思考方式与价值观念,瓦解他们原先的信仰与自我认同。
这一步很难,但在志虚国还是具备有利条件的,因为他们的官方行为百年曾经不自觉的配合了这一点。
现在的志虚国正经历了一个信仰体系迷茫与价值观念混乱的时代。
第三步是利益的控制,利用强大而不对称的资本力量,逐步掌握经济与民生的命脉,同时也就掌握了在很多事务上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这是容易引起反感与敌意的行为,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要全面展开过于引人注目,而是采取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推进发展的思路。
可以先从一些竞争性产业开始逐渐蚕食,争取进入一个产业就控制一个产业,而且还要以发展与进步为口号。
第四步是扶植利益代理人,这不需要纠缠信仰问题,只要符合已方的利益就可以。
东方大陆的传统是不轻言乱力神怪,那么信仰的传播只在民间推进。
如果现在的官方政府中可以寻找到利益代言人就尽量支持,如果将来长期中出现政局动荡,也可以扶持自己培养的其它利益代言人取而代之,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
这四步完成,东方大陆的世俗中就失去了真正的对抗力量,真正成了奉献给上帝的土壤。
当然以上四步只是一个远景战略,计划要用五十年左右的时间,教廷还需要制定一个眼前的现实战略——如何解决昆仑修行人的威胁?因为教廷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和上帝一样高高在上的神明地位,这是昆仑修行人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除了这个远景计划之外,还制定了一个短期战略。
首先要在昆仑修行人中发展盟友,帮助他们谋取在志虚国中的现实利益,从而达到以敌制敌的目的,进行分化和瓦解,最终让他们失去统一对抗的力量。
灵顿侯爵提到的长白剑派很受重视,教廷决定秘令灵顿侯爵想尽一切办法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尽可能给予满足和援助。
不仅是长白剑派,就连白少流这种人,教廷也想拉拢并扶持。
甚至两个互相有矛盾的昆仑修行派别,同时给予暗中协助也是教廷计划要做的工作之一,总之内斗消耗也是削弱昆仑修行人的力量。
也就是说假如甲方和乙方有矛盾,教廷可以同时派两批人在暗中分别支持甲方和乙方的势力,将这种矛盾扩大,从而达到分而制之又尽数听命于我的目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