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天心不言此心真(第2页)


    翻遍几千年典籍,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开始,所有的情诗情歌都在描述一种内心体验与事件感慨,没有人刻意将之归结成纯粹完美理论化的“抽象境界爱情”
    。
    在东方传统的人文思想内涵中,这是一种自我体验,得之者自有体会、失之者也无法概述。
    它不需要讨论出一个神圣化的标准,你把它神圣化也毫无用处,世间男女之间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对于爱人的忠贞理念,主要折射在道德信义、亲情依靠、彼此的责任感等好恶取舍上,而不是抽象的爱情准则上。
    在东方传统思想中,“爱”
    的本源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当它作为静态的名词存在时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你去请教圣贤,没人能单纯的告诉你什么就是爱,而会告诉你该怎么去做?
    有意思的是,对于“爱情”
    抽象的神圣化描述在东方出现的时间,就是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入开始,文人们也开始歌唱纯粹的“爱情”
    。
    这种文化差异包含着一个潜意识的源头:上帝告诉我们什么是爱。
    这使人联想到另一个命题:政府用法律规定有没有灵魂存在?——这种行为的思想本源不是东方的,而是与外来思想参杂嫁接之后的结果。
    世俗社会可以对婚姻立法,但不能对爱情立法,是什么人想到要去证明“爱情存在”
    这一命题呢?就是那位痴情的斯匹亚王室贵族灵顿侯爵!
    二十三年前,阿芙忒娜在亚特兰大洋上被风君子打了一头包,带着耻辱回到教廷。
    她的心情很不好,一个人在家族城堡中疯狂的修炼武技魔法,亲人朋友们都为她担忧希望有人能够真正的安慰她。
    灵顿侯爵不失时机的站了出来,跑去向阿芙忒娜求爱。
    阿芙忒娜不仅学习魔法武技,也是一名虔诚信仰上帝的神学家,她小小年纪回答灵顿侯爵的方式却很特殊:“你说你爱我,希望我接受你的爱,然后让我也爱你。
    ——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情?……你说你的爱与上帝的光辉一样神圣,我不想听见你重复诗人的描述,除非你能证明这世人所歌唱的神圣爱情是存在的。
    它是什么?你证明给我看!”
    这是一个非常的诘问。
    灵顿侯爵愿意将自己的心掏出来,但掏心就是爱情吗?灵顿侯爵可以为她去死,但赴死就是爱情吗?灵顿侯爵也想和她上床,难道上床就是爱情吗?灵顿必须找到“爱情”
    现实存在完整的逻辑证据,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还是这么去做了。
    灵顿侯爵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从世界范围内召集了一大批最顶尖的学者,包括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等等,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研究,也得出了很多成果,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比如有心理学家总结了人际交往中潜意识相互共情感染的现象规律,从而从理论上解释了单相思的“爱慕”
    与相互“爱情”
    的区别,解构了“相爱”
    这种现象,并且解释了有的夫妻为什么会厮守终身,而又有人推崇无性的甚至无法结合的精神恋爱。
    有社会学家则研究人类历史配偶关系的演化,指出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怎样的夫妻关系才是最能稳定社会的家庭结构单元,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婚姻的立法根源于此。
    最有名的成果是生理学家得出的,有人发现人的大脑中能分泌一种特殊的激素,它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与愉悦感,有点象吸毒。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