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中庸之道
第十五章中庸之道
从一九九八兰州军区代表中国特种部队出征爱沙尼亚举办的第八界“爱尔纳—突击”
国际侦察兵竞赛,到2003年参加委内瑞拉“猎人训练学校”
,中国特种部队军人一直在国际舞台上,以自己独有的坚忍和顽强,绽放出属于中国人龙的异彩。
但是上级命令第五特殊部队派遣精锐王牌参战,这还是第一次。
这一场以训练为名目,竞赛为目的大会,之所以用“蓝盾”
命名,就是以“维和”
、“国际反恐”
这两个正处于时代潮流巅峰的亮点为议题,由全世界最知名的六家国际性特种部队训练学校联合发出。
并第一次在议题中,提出了“无限制作战理论”
!
大会主办方的见解非常精到,“在战场上武器和人,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到了二十一世纪,特种部队的真正实战能力,不但要看个人的训练,团队的配合,更需要有先进的作战武器及生存设备配合,才能发挥出最优效果。
所以,这一次主办方不再向参赛各国的军人提供作战武器,由各参赛国家自行提供,只需要在进行对抗性竞赛时,经过大会主办方的安全检查。”
换句话来说,抛开大会前期的联合训练,后面的军事竞赛,就是一场世界先进武器及最强特种兵展现自己英姿的超级大舞台!
而这个“无限制作战理论”
,更率先在战场上提出了一个非常符合中国兵法中“天时、地利、人和”
的比赛条例。
当两支参加竞赛的队伍根据比赛流程相遇时,他们的队长会在大赛委员的监督下抽签,第一次抽到红色签的人,即获得了“天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及对方的缺点,提出对自己有利的比赛模式;第二次抽到红色签的队长,可以选择双方在哪一种地形中进行比赛。
这种对抗模式一经推出,就完全推翻了以前特种部队竞争,力强者胜的理念。
秘密而威力强大的武器,在某种情况下,很可能会成为左右最后胜利的杀手锏。
而且这次“蓝盾”
比赛,对参赛军队个人素质有了更苛刻的要求。
想要在这种“无限制作战理论”
为主导的军事竞赛中名列前茅,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技术、高素质、高综合实力,能适应任何特殊作战,能够在任何特殊地形迅速发挥出百分之百实力的优秀职业军人!
面对这样一场空前规模的国际军事大比武,和全新的竞赛模式,那些本来就抱着学习态度的国家,当然是无所谓,说不定瞎猫碰到死耗子,自己抽上一个上上签,还能混上个什么单项比赛的奖项回去威风一把呢!
可是一些军事强国却不由有点心中发虚,在和平时代,这种国际军事竞赛比武,就是展现军队素质和实战能力的最好舞台,要是在这种更接近真实战争的军事比赛中惨遭滑铁卢,那不是把脸都丢光了?
在这场比赛中还有一个让真正有希望问鼎团体冠军国家头痛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秘密研发的武器,究竟要不是要拿出来,或者说是拿出来多少才比较合适!
这样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
“我们中国陆军是世界最强的陆军,我们中国的特种部队,是世界上最强的特种部队。
但是这个‘无限制作战理论’虽然不是针对我们提出来的,却恰好敲中了我们的一个软肋。”
在第五特殊部队精英训练学校校长室里,李向商手里抓着专线电话肃然而立,他在认真倾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
因为他知道,他现在能听到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至少十五名拥有非凡军事及政治智慧的智囊团,经过“大脑风暴”
式探讨后,最终归纳出来的结果。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