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挡住(第3页)


    早在设立远望沟防线时,靖边军的炮官就测好了这边的高低位置,设在塬坡上的火炮依着单位轰打便是,准确度惊人。
    佛狼机火炮的射速又是出名的快,炮弹呼啸中,雨点般的炮子落在各步卒军阵内,血肉横飞,断手断脚,每次炮弹落下,总会引起极大的骚动。
    还有大量的毒烟、灰弹过来,造成的混乱并不比实心炮弹差。
    其实这边布置的火炮不算太多。
    塬上不过二十门大将军炮,二十门臼炮,还分散在各防线上。
    但这个时代火炮的威赫力太大了,能站着从容挨炮的军队。
    都是意志力非常坚定的精锐,显然闯军并不算意志坚定的军队。
    所以就算塬上火炮实际并没有给右营闯军造成多大伤亡,但那种挨炮的恐惧却引起了很多军阵的骚动,每次炮弹落下,感觉会挨炮的闯军士卒总是撒丫子就跑。
    不论他是军官还是士兵。
    流贼的人海战术之所以犀利,是因为有大量的老贼步卒在后方驱赶、监督、弹压裹胁来的饥民,让他们以血肉之躯消耗敌手的铳弹箭矢,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等到差不多时,再主力精锐上。
    但此时在后方驱赶弹压的步卒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监督前方的饥兵?而那些饥兵大部分都是一辈子没见过战场的普通饥民百姓,就算战前因老贼的煽动威胁而激起一些血勇之气,但这股气来得快,去得更快。
    往往只需一阵排枪,冲在前方的悍勇之人被打死打伤,他们立马又变回胆小怕事的小老百姓。
    放在往时,这时伍中的老贼就要拼命弹压,驱赶他们向前,但此时后阵步卒自己都混乱一片,又如何监督?
    因火炮缘故,攻打南沟的右营闯军还比别处更惨,毕竟鸟铳就算犀利,但也只能打前方的饥兵。
    后方监督的步卒大致是安全的。
    他们可以在后面惬意的驱赶弹压前方的饥民,但在这边,他们却要忍受饥兵所没有的待遇:挨炮!
    炮弹呼啸的声音一波接一波,还有石灰毒雾弥漫。
    站在塬坡上右营制将军刘希尧看着下方战场,不由脸色铁青。
    前方的饥兵被明军几轮排枪打成溃兵还好,但后方押阵的步卒也在火炮轰击下变成狼奔豕突,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这是他忍受不了的。
    身为原左革五营将领,原想在这场战事好好表现自己。
    进攻前也精心组织,未想战斗一开始,这场自己寄于厚望的进攻就变成一场闹剧。
    塬上,赵荣晟收回千里镜,下方人潮如蚁,流贼初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在炮火猛轰后,明显可看出处处混乱,不论甲十一到甲十八号哪个防线战场上。
    这样的战果在赵荣晟意料之中,崇祯十三年他曾随军南征过,当时他还是个普通的枪兵,那时他就知道,要讨流贼,杀死前方多少饥民都没用,要打就打后方的步卒,甚至老营。
    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潮,他传令道:“继续炮轰,猛打后方的步贼,传令各防线枪兵出战,给贼以重挫!”
    “开炮!”
    塬上的大将军炮继续发出凌厉的火焰,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浓浓的白烟汇合鸟铳激发的硝烟,笼罩了这一片的沟塬。
    ……
    五月三日这天,举国关注的潼关战事于远望沟长达二十多里的防线上拉开帷幕。
    从空中看去,整个远望沟都被弥漫的烟雾笼罩,透过烟雾,若隐若现是下方如蚁的人海。
    人海从塬上倾泻下沟,如洪水似要弥漫上塬,但他们被塬坡间各处防线劳劳挡住,汹涌的潮水被坚固的堤坝消弭。
    就在远望沟这边闯军猛烈进攻,明军顽强抵抗的同时,两千多骑闯军马队从金陡关前出发,尝试可否窥探,甚至攻打潼关的东北两面。
    此时闯军早控制牛头塬,从金陡关到东城门的五里天险却对他们如履平地,两千多骑马队奔驰在官道上,轰隆隆的蹄声有若奔雷。
    他们一直奔到远望沟前,过了沟不远就是麒麟山,因为城墙与东门楼就建在山上,所以这端的远望沟并没有设置矮墙防线。
    二千闯骑在远望沟前略一停留,看前方城墙顺着山势蜿蜒,东面“迎恩门”
    在麒麟山上更若虎踞龙盘,坡下不远就是涛涛黄河之水。
    领军的老营果毅将军有些犹豫,他曾在牛头塬上远远看过潼关东面情形,此时近距离观之,更觉得东门的险峻。
    最后他一挥手,一哨总一咬牙,领一队兵五十骑奔出,他们冲下远望沟,顺着官道又奔上塬面沟顶。
    上沟后他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顺着官道奔向“迎恩门”
    前的“天险楼”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