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 三国不战条约 一 求月票


    大英帝国驻南京大使馆。
    这里原先是英国驻南京的总领事馆,在北洋政府垮台以后,这座位于南京市区的三层西洋式小楼就成了大英帝国驻〖中〗国的最高外交机构的所在了。
    穿着蓝色礼服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在使馆门口站岗,使馆内的仆人和园丁都是来自印度的红头阿三,甚至房子周围的huā草都是纯正的英国品种。
    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仍然彰显着大英帝国世界头号强国的气度和威严,不过和在北京时不同。
    现在的英国驻华大使艾斯顿勋爵已经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公使团的领袖了,这个在庚子国变以后一度可以左右〖中〗国政治走向的组织,也早就被人遗忘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
    脸色阴郁的大使先生从汽车上面走下,大步的就朝使馆里面走去。
    门口的海军陆战队员向他行军礼。
    但是这位一直以来都彬彬有礼的大使先生却没有向他们还礼的心情。
    他只是一直向客厅走去。
    这些英国士兵还有园子里的印度阿三们都知道,这位大使先生的外交斡旋一定又碰了钉子了。
    在客厅里面,已经有法国驻华大使傅乐猷和一个穿着蓝色海军上将军服的中年人在等着他了。
    这位海军上将就是流亡〖中〗国的俄国临时政府最高执政高尔察克。
    自从他流亡〖中〗国以后,就一直忙着安置他带来的一百几十万追随者。
    好在〖中〗国在完成了统一以后,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那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俄国人,大多找到了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甚至连一部分神职人员也找到了教师或者大夫的工作——当然他们现在还没有正式上岗,而是在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主办的中文培训。
    此外,高尔察克还在四处寻找适合的项目进行投资,现在临时政府手中还有约100吨的黄金和大量的珠宝艺术品,而且也不乏具有商业头脑的前资本家......这就是日后的世界上颇有影响力的白俄财团的起源。
    不过高尔察克现在来到南京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投资和白俄,而是为了被扣押在东北战俘营里面的几万苏俄俘虏。
    看着艾斯顿铁青着一张脸走了进来,傅乐猷端着一杯*啡微笑道:“勋爵先生,我们的〖中〗国朋友是不是又一次说不了?看来我们是找不出什么办法阻止中日和〖日〗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了。
    不过〖中〗国和苏俄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倒还有一些障碍存在的。”
    艾斯顿冲傅乐猷苦笑了一下——这个法国佬总得来说是个乐天派,无论在工作上遭遇了多少挫折,都不会对未来失去信心的。
    他又彬彬有礼地朝高尔察克点了点头:“执政先生,很高兴能在南京见到您,您这次来南京的目的是......”
    “是为了拯救我的同胞。”
    高尔察克苦笑道:“勋爵先生,现在有近六万俄国人被关押在抚顺的战俘营里面,他们需要临时政府和英国、法国的帮助。”
    艾斯顿哦了一声:“那是苏俄红军的被俘人员吧?〖中〗国人虐待他们了吗?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报告。”
    “我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报告。”
    高尔察克说:“不过我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准备将这些战俘关进劳改营的情报!”
    “有这样的事情?”
    艾斯顿愣了一下,摇摇头表示不相信,不过他还是允诺道:“好吧,我可以向白厅提出建议,要求苏俄政府保证这些战俘在回国以后得到公平的对待。
    这样行了吧?”
    听到艾斯顿的允诺,高尔察克只有苦笑,他叹了口气道:“布尔什维克的保证如果可以起到作用,我就不会坐在这里了......勋爵先生,我认为应该让这些被俘的红军士兵〖自〗由选择他们是否回国。”
    艾斯顿愣了愣,没有回答。
    法国大使傅乐猷却提出建议道:“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战俘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苏俄之间关系改善的最大障碍——因为不仅〖中〗国手中有苏俄的战俘,〖中〗国东北军的大批士兵也被苏俄所俘虏,还有情报说,苏俄GCD强迫其中的一部分参加了他们的远东人民**军。”
    艾斯顿有些怀疑的咧嘴一笑,说:“我不认为〖中〗国和苏俄会在这么个小问题上面纠缠不清。
    不过不妨一试,对了,傅乐猷先生,你有什么现成的计划吗?我们是不是要联合美国大使一起向〖中〗国施加压力?”
    傅乐猷摆了摆手:“不,不,我不认为由我们这些列强的外交人员去施加压力是什么好办法,我们应该这样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