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喜堂之上(第2页)


    这消息出来,李未央便明白,这是拓跋玉的手笔。
    如今,拓跋真被软禁在府内,原太子势力被清除殆尽,拓跋玉得到朝阳王的支持,眼着便是太子的热门人选。
    七皇子府门前车水马龙,多少权臣趋之若鹜,一切从表面上起来是那样的顺利,可在李未央来,事情却没那么简单。
    眼下分明到了紧要关头,拓跋真为什么没有行动?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李未央一直在等待着,可是三皇子府前一片安静,甚至于那些喜欢上蹿下跳说着这个于理不合那个实在不该的言臣们,都对皇帝无缘无故囚禁拓跋真的举动毫无表示。
    这太反常了——
    李未央莫名觉得不安,特别的不安。
    赵月见李未央手里的捧了很久却没翻过一页,不由道:“小姐何必这样担心,现在不是很顺利吗?”
    李未央握紧了页,因为不知不觉用力过度,手指关节有些隐隐发白,道:“是啊,就是太顺利了,顺利的让我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赵月失笑,道:“七殿下手中握着二十万兵权,孙将军又掌握了禁军,罗国公也是他这一边儿的,眼着三皇子就要倒了,小姐何必杞人忧天。”
    李未央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可是听到赵月如此说,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道:“是吗?是我多虑了?”
    赵月道:“是,一定是小姐多虑了。”
    李未央失笑,放下了页,端起了茶盏,轻轻将茶盖儿掀起,着茶盏里头上下浮动的茶叶,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拓跋真此人极端狡猾,怎么会无缘无故束手待毙呢?他不动,不过是还没到最好的时机而已啊。
    可是我如今,实在想不出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这时候,一只浑身雪白的信鸽飞到了李未央的窗前,扑棱扑棱着翅膀,在窗台上跳来跳去,赵月快步走过去,解开了鸽子脚上的小竹筒,将里面的密信取了出来。
    李未央接过,了,低声道:“去取蜡烛来。”
    赵月连忙照办,李未央便将那密信在点燃的蜡烛上熏过,很快,就见到十几行字显现了出来。
    她与李敏德的消息都是通过碧蛇来传递,喜欢用信鸽的——只有宫中那位莲妃娘娘。
    李未央过信,便毫不犹豫地在烛火上烧了。
    两个人着密信被火舌卷灭。
    赵月好奇道:“小姐,莲妃娘娘说了什么?”
    李未央微微一笑,回答道:“太后娘娘病重,下了懿旨,要求七皇子即刻成婚。”
    赵月吃惊道:“现在?这皇后娘娘走了才多久?”
    李未央冷笑一声:“虽然废后不过就缺一道旨意,但皇后就是皇后,热孝期成婚,这只有穷苦人家的女儿才做得出来,还是那些年纪大了怕嫁不出去的——你说,这是因为太后想在临死前一眼最心爱的孙子的婚礼呢,还是朝阳王过于焦虑等不及要嫁女儿呢?”
    事实上,大历的规矩是,父母死后四十九天内,可以快速安排婚礼,这叫红白喜,但是过了四十九天后,儿女们便要守孝,而且必须守满三年。
    但这情况是有,却极少有人这样做,更遑论是重视体统的皇家。
    然而三年对于朝阳王来说变数太大,若是让七皇子再拖延三年,等他做了皇帝,天底下的名门淑女任由他挑选,到时候娉婷郡主都有二十岁了,想要艳压群芳夺得皇后宝座不可能,想要另觅到这样的乘龙快婿怕是更加没有希望了,所以对方希望速战速决,不肯再拖延时间,这一点,李未央倒是理解的。
    “那——七殿下怎么个反应?”
    赵月想到拓跋玉分明是喜欢李未央的,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已经做得那么明显了,怕是半个京都的达官贵人都晓得这件事——
    李未央淡淡笑了一下,道:“莲妃说了,拓跋玉以热孝在身为理由,跪在乾清宫门口,拒绝成婚。”
    赵月凝起眉头,李未央却继续道:“太后懿旨一下,便是拓跋玉不肯遵从,也是非遵从不可的,不过做戏而已。”
    赵月的脸上便露出疑惑的神情,在她心中,觉得拓跋玉对李未央一往情深,想必不会这样快就变了,但李未央的神情又是如此笃定,倒叫她心中越发不解。
    事实证明,李未央说的没有错,拓跋玉在乾清宫门口跪了三天,娉婷郡主居然也跑到宫门口跪着,说是请陛下和太后收回成命。
    又有无数人传出消息,说当初皇后娘娘是如何迫害德妃和七皇子,七皇子又是如何大度仁爱不计前嫌的,闹了这么一出戏,天底下的人都说七皇子识大体,为了个不是亲娘的皇后也这么真心实意。
    这下言官们纷纷坐不住了,开始上折子,引经据典地说明这开国以来有多少热孝之中成婚的例子,并且表示事急从权,既然太后娘娘凤体违和,想要到七皇子成家立室,这也是人之常情,更是孝之根本,请七皇子顺应天意、即刻成婚。
    最后,娉婷郡主因为过度劳累,居然在宫门口晕厥过去,七皇子不顾男女大防,亲自抱起娉婷郡主送回朝阳王府,便算是点了头。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