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科举的反应


    自刘辩宣布要举行科举之后,蔡邕,丁管自己荀攸,荀彧等人便开始准备起来。
    这一日,洛阳城,以及周边河东,河南,河内等地,纷纷贴出皇榜。
    百姓出于热闹,纷纷围了上去。
    一边蔡邕等人提前安排好的小吏便向百姓解释起来。
    “各位乡亲们注意了啊,这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一定要认真挺好啊!”
    一员能说会道的小吏道。
    “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到底是什么喜讯啊!”
    有的百姓不识字,便急了纷纷催促。
    “自董位西迁长安啊,洛阳周边各郡县,以及朝廷之中,官员严重不足啊,所以陛下决定招收官员,以填补各地官位空缺!”
    小吏解释道。
    “招收官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穷苦百姓,只希望当官的能尽量少剥削我们咯!”
    “那些官位,还不是为世家子弟准备的?还用得着张贴皇榜告诉咱们?”
    围观的百姓纷纷大感无趣。
    “这一次跟平时的举孝廉可不一样,陛下决定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只要有才能,不止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也可为官了!”
    小吏连忙解释道。
    “什么还有这等好事?”
    “我儿寒窗苦读,就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可惜一直苦于无人举荐,如今只要参加考试便能获得官位了?”
    听此一言,有些百姓顿时喜形于色。
    “并不是谁都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首先得有人举荐,尔等每户都有一个举荐的名额,只有达到举荐十户之上的人才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你们所举荐的人啊,才能在其次,其才能朝廷会考核的,最重要的是德行,须得仁孝!
    千万马虎不得,陛下可说了,哪里的人才,今后到哪里去做官,你们要是举荐的人是个品行不端之辈,到时候可是害了你们自己的!”
    小吏将科举的规定一一说出来,首先参加科举考试的,要有十户之上的人推荐,这边限定了名额,另外推荐的人,先不论才学,德行才是最重要的。
    以唯才是举,改成了为德是举。
    通过举荐的人呢,在经过朝廷的考试,选拔有才学之人,这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人,必然是德学兼备之人。
    并且还叮嘱了百姓,你们推荐出来的人,要是为官,就做当地的父母官,可不能马虎,若是选出来个巨贪,可是自己害自己。
    此时的百姓,可是相当纯朴的,没有后世百姓那么勾心斗角,并且是以农业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吃便行。
    并且之前,一直是世家为官,世家兼并土地严重,自然是使劲剥削。
    如今给了百姓的机会,百姓自然会无比慎重。
    小吏解释完毕,一众百姓议论纷纷。
    “老张,我看你家孩子可以啊,聪明不说,为人孝顺,每次见到我,还会喊我一声叔父,我就推荐你家孩子了!”
    “对对,老张家的孩子着实不错,我也推荐他!”
    “上次那小子还帮我一起干活呢,他要是当官了,准是个好官!”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