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城府不浅(第4页)
她是想嫁入唐府的。
所以在她看来,唐府的东西都是她的,怎么可以乱送人呢?而且对方还是一个没人认识的死老头。
“哈哈……”
唐人贤笑了。
这才是他想要的贤妻,还不是自己的人,就这么会替自己考虑。
就这么一瞬间,他不仅心情变好,就连看沈石,也好上不少。
本来他是打算牵怒沈家的。
现在看来……罢了,谁让沈家养了这么个乖巧的女儿呢。
“月娇,如果你喜欢这马,就送你好了。
跑输了的马,本公子不要了。”
这货又装了一把。
不说他的大将军伤了马蹄,就是没有。
他一边喜欢沈月娇,有娶她的打算,一边又说要送什么马。
他的城府,真的不浅。
要知道古代与现代不同,古代嫁女儿,可真真会急死老子。
人家讲的是“门当户对”
。
而这个“门当户对”
,除了名望之外,边讲究柴米油盐的。
比如宋朝将出现的大文豪苏轼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苏门三学士”
都考中了进士,一时被传为佳话。
宋徽宗初年,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苏辙,要嫁女儿。
为了给女儿筹办嫁妆,苏辙特地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凑了“九千四百缗(mín,古代计量单位)”
,让女儿带进了婆家。
“九千四百缗”
就是9400贯,虽说当时已经是北宋后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但是1贯也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3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那么9400贯相当于现在的多少?282万元!
之后,苏辙在日记里说,他这是“破家嫁女”
。
换言之,为了给女儿办嫁妆,他几乎倾家荡产。
总之一句话,男方付出的越多。
女方嫁女儿时就得给人家补回去。
门当户对啊!
可从来不是随口说说,是要看行动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