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传承因果(第3页)


    “等一下,等一下。
    沈兄,沈兄,莫急!
    莫急!
    我与大人商量一下。”
    这个时候,公孙策见沈石玩的这么大,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先是劝沈石等一下,接着便又与包拯说道,然后与包拯一起与王县令讲数。
    其实在沈石举出王令的时候,王县令已经是急了。
    金钱是好,但是他更怕这帮配军真的造反啊!
    就大宋这年平均1.3次的适反率,哪个当官的不怕?
    为了替兰若寺出口气,硬扪下这笔钱,妥妥的不值啊!
    “王大人,百姓为郭北出力,赏赐是不是还是发下一些的好。”
    包拯劝道。
    “不发!
    不过一些民壮,他们还能反上天不成?”
    王县令竟然没有让步。
    包拯看向公孙策,这毕竟是郭北县的内政,他可以劝,但是劝说不成,包拯也不好说强硬的话。
    公孙策眼珠子一转,突然哎呀一声道:“大人,这沈氏可是将门。”
    “将门又如何?大宋的将门多了去了。”
    还以为是什么,不过是个将门。
    或许我还是可以拖过去的。
    大宋的文官从来不怕什么将门。
    公孙策的劝说反而让王县令心生侥幸,或许他还是可以站在兰若寺一边。
    公孙策却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看着沈石的眼中满是忌惮。
    “沈家很厉害?”
    包拯诧异的看着公孙策。
    “何止厉害啊!”
    公孙策苦笑一声道:“他家就是赫赫有名的白衣军。”
    嘶--几口倒吸凉气声。
    有名的白衣军,只有一个那就是南史的沈庆之。
    宋编南史,王县令自然知道沈庆之,这是一个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先后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人的反叛,历任建威将军、征虏将军、领军将军、镇北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封始兴郡公的人物。
    而最让王县令害怕是沈庆之人生第一战就是抵抗孙恩起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