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谁在扬名(第2页)


    或许这诗也很有逼格,很有才气呢?反正沈石觉得很有内涵。
    只是可惜这帮人太污,不知道什么叫“一夜菊花残”
    ,他们更关注满腚伤,根本不让沈石解释,便威胁他,把他打入黑名单,不让他考试,这他哪儿还敢多嘴。
    至少在没找到非才气开眼方法前,士人圈子,他还是要呆的。
    “是,大人。”
    “那还不快快做来。”
    王教谕不管沈石会不会做诗。
    他只想把腚伤诗盖过去。
    不然,好好的“诗会”
    ,最后却传出了满腚伤,他这教谕也是没脸的。
    沈石吟道:“一支寒梅秀,喜鹊踏香来,满园春色满,毕竟雪难藏。”
    王教谕满意点点头说:“嗯,虽然离春尚远,但以这满园花卉指春,倒也说得通,算你合格了。”
    这才像个诗样。
    至于这诗到底是沈石做的,还是他买的,王教谕并不关心。
    王教谕认识沈石,知道这不是一个文士苗子。
    比起他胡说八道,丢自己的脸,买诗根本不叫个事儿。
    他们这儿是金华,不是苏杭。
    虽然距离不远,但是文风真不如人家。
    这就像后世的一些学校为什么会有开卷考试一样。
    自欺欺人吗?
    绝对是。
    可这么干,成绩好,老师脸上好看。
    如果可以,他难道不想像苏杭一样,文风鼎盛。
    每年多少诗词传遍天下。
    这样的诗词流传出去,说到那诗词,必须要提到自己这主持者。
    那才是真的风光。
    不过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差学生就是差学生,能想到买诗遮丑,他已很满意了。
    不过他是满意了,沈石却不满意。
    既然要混文人圈子,这“抄诗”
    早晚都要抄的。
    晚抄不如早抄。
    “大人,这诗本为一小姐架骨,学生只是为其叙文,算不得学生所做。”
    “听听,这是别人写的,不是他做的,他亲口承认的。”
    沈石这一说,钱盛文乐了,来了精神,这儿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有几个没从苏杭买过诗的?作为当事人,他不好说,但是这这沈石自己说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