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057(第2页)


    “你就知道……”
    “那不然呢?你跟其他人往来,这么多天还能摸不清家底?”
    看男人盛赞卫家娘子,夸她是贤内助,冯家娘子有些吃味儿,说:“照你这么说,我一片真心待她,她这都防备着我。”
    冯梁想了想,说:“咱不光借了地方给他们,还处处好心帮忙,人家觉得殷勤过了防备一手也正常。
    你别听完我说的赶明冲人阴阳怪气,我看卫举人和他娘子这样,前程不会差,可别稀里糊涂把人开罪了。”
    古诗里面就有一句说得太好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些个读书人要是真有能耐,翻身别提多快,你看他这会儿还不起眼,没准数月之后就是京中红人。
    冯梁是做掌柜的,虽然能写会算却谈不上有什么学问,他早先也是看卫成以及同窗郭举人都还年轻,这才心里一热同意他们借住。
    今日听娘子说起卫举人之妻,他觉得自己眼光没准还真不错,搞不好过一两个月自家院里就能出个进士老爷。
    得相公点拨,冯家娘子注意观察了姜蜜,她还真的从来不会主动提起家里的事,反而很会恭维主家,总说京城好,天子脚下比别的地方太平。
    你反问她家乡那边不太平?
    她说还好,是北上途中路过城镇停靠补给的时候出了些事,出远门不易,这一路真是有惊无险。
    冯家娘子又被她说的事情吸引了,顺着问起来,这天她还是没把姜蜜摸清。
    ……
    卫成和姜蜜在京城是处处小心,刚到的时候同窗郭举人就说想见识京中繁华,问卫成要不要出去走走看看,卫成心里还是想,想瞧瞧天子脚下的老百姓过什么日子,是不是像老家那边憧憬的那么好。
    可他一想到自个儿的倒霉体质,心里再热切也还是拒了,说想安心看几天书。
    他这么刻苦用功,让郭举人也不好意思懈怠,继续埋头读起书来。
    两人多数时间各看各的,偶尔会有争论,得闲时跟冯瑜讲讲课,就一转眼,二月过了。
    三月份,老家后山村那边早已经把田耕熟了,撒上谷种在育秧苗。
    因着卫成和姜蜜都不在家,卫父和吴氏两个有点忙不过来。
    一来屋前屋后有不少琐事,二来还有家禽家畜,三来砚台度过了他娘出门后的消沉期,最近很是活泼好动。
    他在娘胎里就养得好,身子骨比别家孩子都要壮实,手脚也有力气,早学会了爬,现在爬得顺溜。
    吴氏最近轻易都不敢丢手,把他盯得很紧,生怕磕碰坏了。
    她儿子媳妇人在外头,信任她才把娃儿教给她带,不照看好回头怎么交代?
    就因为砚台,吴氏能做的事情远没有往年多,她行动很受限制。
    本想着花点钱请人帮帮忙,他们还没去请,卫成他大叔公家里就主动问过来,那边一大家子人,劳动力多,搭把手帮着就干完了。
    虽是亲戚,这么麻烦人家吴氏觉得不好,说要给钱,那边不收,吴氏只得张罗一桌好菜作为答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