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庄子的应帝王并非无为而治

正如前面所述,庄子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果然是写“帝王之治”

的。

不过!

并不仅仅讲帝王之治,还讲了人民自治。

把帝王之治与人民自治两个部分综合起来,就成为“天下之治”

了。

这也是庄子这篇《应帝王》的主旨:天下治才是大治。

帝王如何治国呢?

应该说!

道家认为帝王如何治国呢?

看了好多解读的文章,大多数解读者的结果是:无为而治。

其实并不然!

道家或者说庄子并不仅仅是讲无为而治的。

认为无为而治,是因为解读者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

一知半解,知表不知里。

无为而治只是解读者根据文字的表述而认为的,却并没有读懂表述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应帝王》篇里列子的师父说列子的那样:“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

我教你了,可你并没有听懂。

就跟“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

一样。

有雌无雄,我(雌)教你再多你(无雄)却没有理解,有再多地雌也是无用的,哪里有“卵”

焉!

还是那句话,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你就无法读懂老庄。

在《应帝王》篇里,庄子还是循环渐进地讲的,一步一步来讲的。

可能还是考虑到了某些理解能力差的人,和那些成见太深的人,才这样不厌其烦,重复地讲。

在《应帝王》篇的第一个故事里,庄子就举了两个事例,方便我们理解。

“有虞氏不及泰氏”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虞氏是指舜,泰氏是指伏羲氏。

两人都是古代帝王,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注意了!

这个解读在前面已经解读过多少次了。

但是!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庄子还是重复再讲一遍。

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因为!

两人的境界不同,一个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来看待、处理人间世事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