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让贺小鹏出风头(第2页)


    “贺书记,各位领导。”
    贺小鹏及时走了过来,给贺天明等人介绍:“十字路口以南的玉米地,是彩石镇的。
    路口以北的玉米地,则是我们彩虹镇的。
    我们镇的耕地总面积,高达5000公顷。
    因我镇在本次旱灾之前,就己经启动了最高等级的抗旱计划。
    因此,我镇所有耕地上的农作物,基本都没受到旱灾的肆虐。”
    贺小鹏虽说来彩虹镇才半个月。
    可他在说起这些时,却是如数家珍。
    这也足够证明——
    崔向东早就逼着他,背下这些数据,等上级领导来彩虹镇视察时,再把他推出去,让他大出风头了!
    出风头这种事,崔向东还真不怎么稀罕。
    只要贺小鹏能大出风头——
    呵呵。
    敬爱的老贺同志,还能忘得了他!
    ?
    “我们镇的抗旱措施,除了提前采购大批灌溉设备之外,就是拿出专项资金,加深、加固机井,确保深度能抗得过本次旱情为准备则。
    另外,我镇还提前修缮了引水渠,以及蓄水量庞大的蓄水池。”
    “田地里的机井,蓄水池和引水渠的水,用来灌溉农作物,和牲口家禽来消耗。”
    “娇子集团斥巨资,钻出来的深井,专供人口饮用。”
    “当然,和彩虹镇比邻的彩石镇,盘龙县的青瓷镇,也都是受益匪浅的。”
    贺小鹏说到这儿后,有些遗憾的看了眼北边,说:“可惜的是,彩石镇的某村,和我们镇的某村,在两年前因分地,发生过械斗,算是仇人。
    因此,我们镇某村的村民,不许他们用我镇的机井。
    所以才。
    唉。
    不过,崔镇等人正在积极化解两村的恩怨,先确保他们村的饮用水,不出问题。”
    好。
    很好!
    你们彩虹镇做的很好。
    不但能确保自己不受损,更能竭尽所能的,帮助兄弟乡镇。
    仅凭青山大旱的先见之明,和那篇文章;崔向东就算没有我贺家的扶持,也会前途远大!
    贺天明心里想着,不住的点头,看了眼秘书小林。
    小林会意,快步走到宣传部的同志那边,低声说了几句。
    几个省报,省电视台的记者,立即举起摄像机,咔咔的拍了起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