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秦袭人入库(第2页)


    老人家皱眉:“青山地区,有没有启动抗旱机制?”
    方主任回答:“没有引起重视。
    因为类似的情况,青山地区几乎每年都要经历过一次。
    今年的情况,也就是比往年严重些罢了。”
    老人家淡淡地说:“无论怎么说,都该像崔向东那样,尽早重视这个问题。
    青山市,专门负责农业口的副市长是谁?他是怎么看待,崔向东早就提出的青山大旱这件事的?”
    “他叫于怀明。”
    方主任如数家珍的回答:“就在几天前,云湖县县长楼小楼,曾经为此事专门去找过于怀明。
    希望能获得市里的支持,抓紧启动抗旱机制。
    但,楼小楼被避而不见。”
    别看老人家年近九旬。
    可记忆力相当的不错。
    方主任在说出楼小楼的名字后,他马上就想到此女,乃他的人才库一员了。
    “这个于怀明——”
    老人家呢喃般的说到这儿,却不再说了。
    方主任却把于怀明的名字,给牢牢记在了心里。
    老人家站起来。
    倒背着双手,原地来回走动了片刻,忽然问:“鹏城妇女失踪案,现在有结果了吗?”
    能够被老人家关注的案件,肯定不一般。
    “还没有。
    国安,甚至‘天网’等部门,现在都参与了进去。”
    方主任小心翼翼的说:“可几个月过去了,那些人却像凭空蒸发了那样,没有留下一丝丝的线索。
    国安派出的精兵强将,根据推测只能怀疑,那些人很可能是来自南棒国。”
    天网。
    不是后世的网络。
    而是一个躲在暗中专门调查官、商、黑三道某些人的单位。
    可以帮他们理解为,明帝国时期的天子24亲军之一的锦衣卫。
    老人家冷冷的说:“就算是推测,为什么不调查在我国的南棒人?”
    方主任没敢吭声。
    华夏和南棒国,去年刚打破坚冰。
    南棒国的大批投资,正迅速涌入华夏,和美地国,东洋,德战国等企业争抢市场。
    对华夏经济的腾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没谁敢轻易的,去招惹那些掌控大笔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财神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