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自制口脂(第2页)
咸鱼她们收,小鱼干也收,还有鱿鱼干花蛤干,尤其是花蛤海蛎这样随处可见的,收的最多。
两个大麻袋都装满了还不够,又拿了两个大袋子出来。
忙活到中午村民们才离开了。
叶渔清点了下,一共收了快四百斤干货。
要不是海边潮湿干货也不耐放村里人肯定能攒下更多。
“真是看不出来,她们家里居然还有鲍鱼干。”
回到家徐氏也清点了一遍,忍不住咂舌。
鲍鱼可没有蛤蜊海蛎好弄,它们都在很深的水下礁石上吸附着,只有水性极好之人运气好时才能弄上些回家。
今日收的干货里,大颗鲍鱼干有近十斤呢,不加两文钱也能卖到四十文一斤的价格。
“阿娘,要不这个咱们留着自己吃吧?”
说起来自家所有人都还没有尝过鲍鱼是什么滋味呢。
徐氏听了有些心动,但想想还是没应。
“你先问问看那个卓夫人,问问干鲍鱼的价格。”
叶渔无奈只好拿出手机给盆里的干鲍鱼拍了照片发给卓阿姨询问价钱。
不过她觉得应该不会太贵,目前最贵的海鲜是青蟹和大龙虾呢,鲍鱼这块头离它们太远了,味道同为海鲜应该也相差不了太多。
干货,两百一斤?
这是她自己估算的价钱,要真是这个价她觉得可以留下来自家吃。
几百块的青蟹都吃了还吃不起几颗鲍鱼?
突然振动的手机提示有新的回复。
对面卓阿姨发来了一串鲍鱼的估价,还有略显激动的语音。
“小渔小渔,干货你收了多少呀,今天能拿到小云岛来吗?”
听声音就知道她很兴奋。
叶渔看着微信里那串鲍鱼的报价,倒吸了口凉气。
卓阿姨给的价钱是有分类的,什么双头鲍,四头鲍。
比如两颗差不多的鲍鱼合一起有一斤那这颗鲍鱼就是双头鲍,四颗差不多的合一起有一斤那就叫四头鲍。
自家收上来的这些,常年在海里无人捕捞长的十分肥大,哪怕是成了干货个头也十分出众。
双头鲍估计没几只,但三头鲍四头鲍感觉还是挺多的。
小姑娘又低头看了看手机,确定自己没看花眼后遗憾的将鲍鱼们都收了起来。
卓阿姨的报价四头鲍都要六百一斤,翻倍就是一千二,三头鲍鱼两千一斤,翻倍就是四千,这她哪舍得吃啊。
这行真是太暴利了,叶渔忍不住询问桑姐姐干鲍鱼为什么会那么贵。
桑琪忙里偷闲给她回了信息。
“其实鲍鱼的营养价值并不值得那么高的价钱,不过它产量少,养殖条件高,个头越大越稀有。
前几年就有拍出几十万的鲍鱼,吃的那就是个面子,你就别操心这个了,反正高高卖出就是。”
叶渔唏嘘了一声,几十万的鲍鱼,有钱人可真有钱。
这批干货不太重,中午吃完饭她就自己送到了车库里,然后等傍晚的海鲜卖掉后再一起结账。
又是一笔巨款落进口袋里。
赚了钱,当然要买些好吃的犒劳家里人。
叶渔第一次用手机在网上买了吃食。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