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曾许人间第一流

有了海瑞处理冯保造反之事,张居正也不再去管,将目光放在了新政上。

这天夜晚,张居正坐在后院的亭子里,烫着酒。

亭子中只有他一个人,一张小桌,一座泥炉,一壶烫酒,一碟过油花生。

最好的下酒菜不是鸡鸭鱼肉,而是这种来自海外的豆子。

大约是在弘治年间,来自美洲的花生传入大明,《常熟县志》、以及《物理小识》等书籍中,均有记载。

后世家常便饭的下酒菜,在万历年间,可是稀罕东西,也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吃得起。

此时,人们对花生的称呼基本上是番豆、泥豆或者落生果。

张居正夹起一块过油花生,放进嘴里,稍作咀嚼,喝下一杯热黄酒。

亭子外面是漆黑的夜,以及皓月。

放下酒杯,张居正捋着胡子,念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颇有些兴致。

兴致来的快,去的也快。

那天晚上游七的事如一根刺,一直扎在张居正的心里。

可以肯定,小万历绝对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这么一个驱狼吞虎之计,随手便使了出来,确实难以想象。

可是,张居正会因此而退缩吗?

他当然不会,要是退缩了,他可就不叫张居正了。

游七拎着一壶酒,来到亭子里,又为张居正添了一些。

“取些笔墨过来,我要写封奏疏。”

张居正略带醉意,看向站在面前的游七。

“先生要写什么奏疏?何不等明日?!”

游七问道。

张居正笑道:“哈哈哈哈,有些事,需借着些酒劲,才会顺畅,这酒劲一上来,就不会瞻前顾后,不会犹豫拖拉,我少年之时,可不曾这样,现在却要借些酒意,惭愧,惭愧啊!”

“可是新政?!”

游七问道。

张居正站了起来,放下手中的筷子,在亭子外面踱步。

月光撒在他的身上,他脸色红润。

“冯保下狱,身死道消是板上钉钉之事,海刚峰回京,学甫去了京营,考成法也实施了很久,时机已经到了。”

张居正看向游七,红润的脸上多了一些坚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