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多管齐下(第2页)


    所以,当谢迁听到王鉴之充满自信的话时,他着实吃了一惊,之所以如此,与王鉴之的风评有关。
    王鉴之是绍兴人,成化年间的进士,虽然一直未入中枢,不过名声还是很大的。
    弘治十三年冬,他奉谕抚郧,先是率军平定了何淮的叛乱,然后督建府学宫、在保康县建成,地方风评他为:修废举坠,具有成绩,属于士人中的实干派,作风颇为踏实。
    谢迁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为了邀名而出大言。
    既不是邀名之举,又须得何等经天纬地之策,才能对付得了谢宏那个妖孽?由不得他不惊骇,以至于长身而起,以示敬重。
    谢迁这个阁老尚如此,更遑论他人,数百道讶异中带点期盼的目光聚集在了王鉴之身上,后者却是一派从容模样,更是给众人平添了不少信心。
    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力,王鉴之向谢迁从容一礼,先行告罪道:“阁老,下官评述之时,可能会有些冒犯,还望阁老恕罪。”
    众皆所知,谢宏一系列的成功中,谢迁多次扮演了失败者的角色,这也正是谢府禁忌的由来。
    不需王鉴之多说,众人也都心知肚明,不少人还偷眼打量着谢迁,想从他神色中看出端详来。
    “无妨。”
    谢迁淡然一笑,一副全不挂怀的模样。
    对下人的态度当然不能拿到士林中来,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谢阁老可是心胸豁达的长者,怎么可能计较这些小事呢?
    “下官冒犯了。”
    王鉴之又是一礼,这才朗声说道:“谢宏所以难制,概因朝中对其估计不足,也不够重视。”
    “王大人,这还不够重视?今年种种且不去提,单说去年八月……”
    王鉴之晒然笑道:“那夜的变乱,实际上也是由于朝中不够重视,这才让谢宏侥幸得手,否则,纵是谢宏有千般手段,可朝中只要将各部兵马统一指挥,全力遏制西苑,又岂有不成功之理?”
    他也不等旁人思考,继续说道:“实则,从谢宏入京的第一天开始,我等士人的预计就已经出现了偏差。
    虽是一个弄臣,可他却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那些权歼,林林种种,也不须下官多说,各位心中自明。
    除了谢宏之外,皇上的心姓也已经悄然转变,只是我等并未察觉……”
    王鉴之敢言的名声果不其然,比起骂皇上,他这种直指朝中重臣谬误的做法,风险要大得多。
    所幸此时萦绕在众人心头的,是谢宏带来的重大危机,众人也没有心思计较许多。
    就连首当其冲受到指责的谢迁也是频频颔首,面上不见一丝温色,当然,各人心中如何作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鉴之既然已经开了头,当然不会因为顾忌而停下,他长叹一声,道:“其实回头再看,若是早早加以重视,将八月以后的诸般策略提前施行,又岂有今曰之祸?”
    “王大人,这道理大家都知道,可世上又没有后悔药卖,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
    李熙听的有些不耐烦,当即起身质疑道。
    “李大人,本官并非卖弄言辞,想说明的无非是,对皇上和谢宏,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拟策应对的时候,也不应该单单拘泥于一两种手段。”
    谢迁听出了一些苗头,他捻须沉吟道:“明仲的意思是……”
    王鉴之肃容道:“多管齐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