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拜师

坐井观天的青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屋 www.quyuewu.com,最快更新寒士谋最新章节!

    蔡府后院,天落着绵绵细雨,绿叶萌芽,花色娇艳,蝴蝶在雨中飞舞,落在一紫色罗兰上停下,洁白的翅膀轻轻挥动,真是好看。

    胡弦拉动,此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好似人在唱歌。

    琴弦拨动,旋律轻快柔和,似在拨动人的心跳。

    两种声音结合,有一种使人融合于音色、自然中的感觉。拉动胡弦,是一身穿白净斜襟袍少年,少年俊朗,双目有神,捂着二胡,听着琴声。拨动琴弦,是一青春少女,少女好似情窦初开,双腮绯红,眼睛含着柔水,亦听着胡声配合。

    悠悠地,胡弦停,琴声止。两人对视而笑,白衣少年正是文翰,他彬彬有礼,站起身子施礼。而青春少女则是蔡琰,她含笑含娇,轻笑着,一眸一动都是那么的娇人,也向文翰还以一礼。

    “哈哈。妙曲妙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不凡与昭姬用二胡、木琴合奏,音律相融,衍生出一种新的奇妙,汝等真乃绝配。”

    % 王允听罢,拍手称赞。蔡琰听到王允后面之话,听出其外有意,脸色顿时变得更加的红,低着头,偷偷地望了文翰一眼。见文翰没有特别的反应,仍旧是那副平淡的笑脸,心中又不由有些失望。

    不知从何时开始,蔡琰的目光就常集中在,这神态平和,常以一张笑脸迎人的少年郎身上。自从蔡邕的生辰后,少年郎常受蔡邕邀请,过来与之讨论才学音律,刚开始蔡琰不敢出来见人,此举可谓是轻浮。

    但,每次听到少年郎拉起二胡,吟起诗赋,那份潇洒豪放,又令蔡琰按耐不住,心中在撞的小鹿,终于经过蔡邕的同意,由蔡邕介绍,蔡琰开始与少年郎正式见面。少年郎对她,谦谦有礼,没有一丝轻浮,只谈诗赋音律。蔡琰在此,也是精通,两人一些见解相同,又是忽发新想,试着合奏。

    没想到,合奏的效果,还真是不错。蔡邕、王允一同称其,堪称绝伦。

    后来,不知少年郎出了何事,没来数日,蔡琰心中忐忑,又不敢问父亲蔡邕。后来,蔡邕见蔡琰茶饭不思,身体消瘦。蔡邕老眼独到,一看便知其女所忧,四处打探,得知文翰遭人暗算,身受重伤。

    这让蔡邕老头,一阵暴怒,找上王允来到曹府,向曹操问是何人作为,好到圣上面前参他一本,还好文翰及时出来阻止,并称何大将军以处理此事,那些害他之人都得到应有惩罚,若是再翻旧账,显得文翰心胸狭窄。

    见文翰坚持,蔡邕、王允无奈作罢。待文翰身体恢复一些后,就分别去了蔡府、王府,感谢蔡邕、王允的关心。之后,又因袁绍、许攸常来曹府登门赔罪,文翰不愿见其二人,便常避到蔡府中,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

    蔡邕、王允对文翰其为人、才智,欣赏无比,早有收下此人为徒心意。文翰常来,他们也是愿意。不过,为了谁先收文翰做徒弟之事,蔡邕和王允二人则常是吵嘴。

    对此文翰也是无奈,这两人都有大才与名声,无论做了谁的徒弟,对文翰日后的未来都有一定的帮助。当下,出了一计,说蔡邕、王允两人感情相好,文翰对二人在心中分量无差,同样钦佩,何必分先后,愿同时拜二人为师。

    蔡邕、王允争执许久,见文翰此计妥当,便依从了。后来蔡邕、王允在蔡府共摆了宴席,邀请了洛阳名人、官僚,一同过来观文翰的拜师礼。天地君亲师,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十分注重师徒之礼。

    又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文翰学好礼数,当日郑重行礼,不敢有丝毫差错,对于文翰的表现,蔡邕、王允都是十分满意,酒宴中两人都是呵呵笑个不停。

    从此后,蔡邕负责教文翰为人道理,与音律笔体。蔡邕有蔡飞白之称,正是因为其飞白字体自成一脉,端的是豪气好看,亦是汉朝的书法大家。

    王允则教文翰,君臣之道,与一些儒生礼数。虽然乏味,但文翰用心听讲,且有时能举一反三,这让王允颇为欣慰。

    蔡邕、王允尽心尽力,想将其所有,尽数教予文翰。文翰也不辜负二人心意,听进耳内,记在心里。又常与二人对一些道理做些讨论,因其乃后世之人,后世有些道理,也是深奥。常问得蔡邕、王允哑口无言。

    今日,正好轮到蔡邕执教,上的是音律课程。蔡琰是蔡邕之女,亦是其弟子,这才有了刚才文翰、蔡琰合奏一幕。

    “嗯。刚才那曲,妙是妙。不过,还有些许瑕疵,琰儿有些走神,中曲那里有几个调子跟不上。”

    蔡邕摇着头,有些严厉地望向蔡琰。蔡琰听后,头低得更低了,她刚才的确有些走调,全因望了数眼文翰。文翰笑着,为蔡琰解脱,称是自己之过,弦子拉得太快。

    蔡邕摆了摆手,说不必在意,后又让文翰去弹奏木琴,而蔡琰则是拉二胡。两人角色对换,又是拉了一曲。文翰手指细长,对音律天分很高,弹起来亦是不错。

    曲终后,蔡邕向文翰指点了几处弹法的错误,文翰记下改进后,则轮到文翰对蔡琰指点二胡,文翰走到蔡琰身边,虽是有一段距离,但也让蔡琰心跳加快,羞涩不已,文翰说的话基本没有听进。

    看得一旁的蔡邕是摇头连连,被王允取笑了几句。

    “哈哈,蔡老头。吾看这不凡相貌堂堂,又有雅才。这不才数十日的相处,就把琰儿的心给勾走了。不过,不凡虽是寒门出身,但作为吾王子师之徒儿与汝女儿相配,亦是门当户对。要不吾为他说一媒,汝把琰儿嫁予吾之徒儿,可否?”

    “哎。汝这王子师真不知好歹,不凡是汝徒儿,难不成不是吾蔡伯喈徒儿吗?吾岁数大于汝,长者为大,应属不凡之大师傅。按照礼数,汝应称吾作大哥。

    至于,不凡与琰儿之事。吾看得挺开,若是琰儿愿意,吾亦是同意。不过,有一前提,那就是不凡能有保护琰儿的实力,在此乱世,到处都是食人动物。吾年事已高,膝下只有琰儿一女,若是吾归去,总要有人照顾。”

    王允听到蔡邕要他称其为大哥,原本还想与之斗斗嘴皮,但又听到其后来之话,王允望着蔡邕有些落寞的表情,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也是明白,蔡邕为人父母之心情。若是太平盛世,文不凡与蔡琰或许是天作之合。但可惜的是,两人同生于乱世。

    蔡邕、王允在旁悄悄在说。文翰与蔡琰对他们说之话,完全不知,两人讨论一番后,又再合奏起曲子。妙音又起,令所有的人,不禁为其迷醉,深深陷入。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文翰在洛阳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的好,早晨与关羽、徐晃锻炼身体,切磋武艺。中午便开始到蔡府轮流接受,蔡邕、王允的授课。

    有一日,文翰把关羽、徐晃一同带去,这两人对一些文学道理亦是十分感兴趣,只因其出身贫穷,找不到好老师授教。听到文翰被蔡邕、王允收作徒弟,暗中羡慕不已。文翰看出他们心思,便向蔡邕、王允说了这事,蔡邕、王允听文翰保证其二人心智单纯,都是厚道诚恳之人。蔡邕、王允两人疼爱文翰,便是允许了。

    后来,果然如文翰所言,关羽、徐晃才学不浅,一些道理也是懂得透彻,见其二人似乎与文翰感情颇深,隐隐中有以文翰马首是瞻。蔡邕、王允都愿文翰能成一番大事,便更是用心教导关羽、徐晃二人。

    关羽至爱战国春秋,平日里背得滚瓜烂熟,但其中有些深奥道理不懂,问了蔡邕,蔡邕为其一一解答。关羽扶着美须,也是一认真之人,当即记刻心里。

    至于徐晃,与王子师似乎特别投机,在一些儒生礼节君臣之道上,见解一致。其中王子师又懂些战阵布置,把其教予徐晃,徐晃对王允感激不尽,虽王允不愿再收徒弟,但徐晃亦对其行师徒礼数。

    因为关羽、徐晃的到来,蔡邕、王允要分别授教。而文翰在蔡邕、王允底下学了已有两月时间,学得七八,剩下就是温故知新,悟透其中道理。

    所以,文翰接下来的日子,多数与蔡琰二人在研究道理、音律。有时,两人合奏的曲子实在是好听,让正在授课与听课的蔡邕、王允,关羽徐晃四人不禁停下,听着曲子,直至曲子停下,才又传出声音。

    当下无事,蔡邕、王允对关羽、徐晃的授课完毕,又把文翰叫来,而蔡琰则被蔡邕叫回房间。蔡琰知其父亲,应说一些大事情,女子不便旁听,亦乖巧的依从其意回去房间。

    文翰、关羽、徐晃盘坐在地,蔡邕、王允皆是脸色严肃地站着。蔡邕向王允打了个眼色,王允点点头,先是说道。

    “吾与伯喈两人虽是好友,但有一些见解不同,争论许久,汝等三人,在吾与伯喈坐下学习已有一段时间。虽然云长、公明未行拜师之礼,但亦算是半个徒儿。也得吾与伯喈一些传承的道理观念。

    今日吾就问问汝等,看汝等有何看法见解,对吾等二人谁之见解,更为认同。”

    文翰、关羽、徐晃神情认真,仔细听说,齐刷刷地望着王允。王允顿了顿,对其认真态度,十分满意又道。

    “吾认为君臣有道,职位有分,此为朝纲,朝纲定要由君王独一执拿,号令天下群臣。而伯喈则认为,朝纲乃由有才能之臣共同撑起,君王因听其臣见,取其长短,作出分辨。

    吾认为,此举乃乱了君臣之道。君受臣思想影响,容易出错,就如当今圣上,轻信宦官之言,以至朝纲不正,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