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屋 www.quyuewu.com,最快更新崂山诡道最新章节!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我们就走完了那老大爷不行两天所走的路程,然后从镇子上我们又简单的吃了一顿午饭,便商量着怎么去那老大爷的村子。
说实话,光是看这个镇子,我就觉得那个村子肯定会很穷,与其说是个镇子,还不如说是一个大点儿的村子,这个镇子连一栋高点儿的建筑都没有,就连镇子上的大路都不是柏油路,而是用石子铺砌的,至于其它的小路就只能是土路了。而且这个镇子上也没有几辆车子,农用三轮车都很少见,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出去玩,也到过农村,但是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穷的地方,真是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地方也能被称之为镇子。
吃过午饭之后,我和二虎就在这个镇子上最大的马路上等着,想要拦下一辆车去后沟村。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来了一辆农用三轮车,那发动机的轰鸣声“嘟嘟嘟”的震得耳膜生疼。
等那三轮车停下来之后,从驾驶座上下来一个中年汉子,脸庞晒的黝黑,身上满是泥土,一看就是个标准的庄稼汉。下了车之后,便问我们道:“你们几个拦着俺的车干啥?”
我直接便跟他说道:“我们去后沟村,让您带我们一程,放心,钱一定不会少给你的。”
那汉子却摇头说道:“后沟村在哪儿?俺都没有听说过,俺也去不了,今天还要去地里拉刚收的玉米杆,回家当柴火烧呢。”
结果还是人家二虎敞亮,直接从身上摸出了一张百元的票子,在那汉子面前晃悠了两下,便道:“老乡,去不去?”
那汉子一看到二虎手里的红票子,便有些犹豫了,这时候,二虎根本不给他犹豫的机会,直接又掏出了一张红票子,在那人面前晃了两下,又道:“两张红票子,去不去?不是我可找别人了。”
这二百块钱可不是小数目,那位大哥就算拉个三五车的玉米杆子也不值这二百块钱,当下那大哥便道:“去俺到是能去,您给俺一百块钱就行,但是俺是不知道后沟村在什么地方。”
这大哥还真是够实在的,不过他不知道我们这里有人知道,这老大爷便是后沟村的人,有他指路,这都不是事儿。
最后,我们以一百块钱成交,那大哥便调转了车头,拉着我们朝后沟村的方向而去。这农用三轮车速度也不会很快,而且路也不好走,过了这一段石子铺成的路之后,剩下的就全都是土路了。那路面上坑坑洼洼的,这一路将我和二虎颠的,差点儿连早晨饭都吐了出来。
如此,三轮车又开了三四个小时,那司机终于停下了车,我和二虎已经颠得浑身骨头都快散架了。
反倒是那老大爷一点事儿都没有,坐在车上还美滋滋的,说这比走着要省事儿多了。
那位大哥停下了车之后,便对我们道:“车子不能再往前走咧,前面都没有路咧……”
我们下了车之后,这才发现是真的没有路了,前面挡着的便是一座苍茫的大山,路到了这里就已经走到了尽头。
无奈之下,剩下的这段路,我们也就只能靠双脚走了。
二虎给了那大哥一百块钱之后,那大哥便再次调转了车头,“嘟嘟嘟”的开着三轮车,车屁股后面冒出了一大团青烟,很快就消失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便问那老大爷,这离着你们村还有多远?
那老大爷说也不算远了,再翻过两三个山头,就在一个山沟沟里面,就是他们后沟村。
我和二虎不免都抬起头,看向了面前的这座大山,真想哭给这老大爷看,要想翻过这座大山,起码也要一两个钟头,按照这样的行程的话,等走到后沟村,最快也要晚上十二点了。
更让我赶到忧虑的是,等我们到了那里,别说捉僵尸了,就是累也累个半死,估计碰到僵尸连跑的力气都没有了,不被那僵尸给收了就不错了。
此时的天色就已经黑了下来,我看了一眼手表,都已经晚上七点多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由着老大爷在前面带路,走着崎岖的山路,朝着后沟村的方向而去。
路上也无聊,我们一边爬山,一边就闲聊了起来,才得知这老大爷原来是他们后沟村的村长,名字叫陈传信,在这个后沟村当了二三十年的村长了。这次村里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村子里才找了他拿主意,顺便还开了个会,最终有个老人才说出了我爷爷这么个人。许多年前,我爷爷在十里八村的名气很大,是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先生,而且就连省里的不少达官贵人也有找上门来的,但是自从十年动荡之后,我爷爷就搬进了省会城市居住,最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一些老人还能记住有我爷爷这么一个人。
我本来还想套套话,问问我爷爷之前都帮十里八村的人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那那大爷却摇头说不知道,因为他的年纪还小,只有上去七十岁以上的人才知道我爷爷做过的那些事情。
我又问了一下老大爷的年龄,最后他告诉我,他现在才五十露头,着实让我和二虎吃惊不小,看这老大爷的一身装扮和样貌,怎么看都要六十以上了,合着跟我老爸的年纪也差不多。
这也难怪,在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之下,就只能靠几亩薄地过活,每日辛勤劳作,也收不了多少粮食,整天风吹日晒,就会显得比普通人苍老了许多。
不过,我有一点儿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后沟村的祖先,非要选址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这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出个门都不方便。
想到这,我便问起了这老大爷,这老大爷却跟我道:“俺听村里的老人说,俺们后沟村是从明朝燕王扫北的时候搬迁到这里的,那时候整天打仗,民不聊生,有个姓陈的兄弟三人为了躲避战乱,便举家搬到了这后沟村,后来就发展成了这个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