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科举(第2页)

“那崔兄的意思是?”

王教谕好笑地看着自己的同僚,他是知道自己这个同僚爱字如命。

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崔教谕想了想道:“就判个甲等吧。”

王教谕想了一下,问道:“只是甲等?他这卷面,这字,判个头名,也不为过吧!”

“我知我知,他这答题,文字都是很好,但是这字,偏偏没有大成。

我实在是,实在是心中忐忑。”

哈?爱字爱成这样。

王教谕不是不理解他,古代科举考试,除了答题正确外,卷面是否整洁、字体的好坏,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评判标准。

也因此有了一大帮的爱字之人。

当然,爱字不是错。

可是因“爱”

成“恨”

,这可就不太好了。

“崔兄,童生考的学生多数年龄不大,字乃一生成就,岂是说成就成的。”

王教谕提醒他道。

“这……王兄说的不错。

是我因小失大了。

不过这卷子还未改完,不如放放再看。”

崔教谕知道王教谕说的没错,不能因为他爱字,便压低学生的名次。

不过他还是要等一等,兴许便有比沈石更出彩的呢?

对崔教谕的心思,王教谕也明白。

然而,这儿是金华,不是苏杭,哪儿来的那么多天纵之才。

王教谕觉得能比这份卷子更出彩的,只怕是不会再有了。

卷子很快批完,事实证明了王教谕的判断。

王教谕重新拿起沈石的卷子,说道:“此子功课很扎实,文字也是不俗,虽然不知道是哪家书院的学子,不过看的出来,却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

崔教谕认可的点点头:“确实如此。”

所有卷子都看过了,他只能认可。

王教谕继续说:“既然他有这学问,而且崔兄也认可他的字。

我们不如看下他的名字后,我们可以把他叫来,教导一番,让他好好练字,说不得便出一书法大家,岂不美哉。”

古代科考糊上名字,是为了避免作弊。

不过沈石的卷子做成这样,即便他们偷看了,也不会有人说他们作弊。

听王教谕这么一说,崔教谕当然不会不同意。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