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屋 www.quyuewu.com,最快更新风雷幽明水云闲最新章节!
快到了九月底,家里从泉州来了一位四舅舅,据说是母亲的表兄弟,和母亲小时候还一起玩过,他皮肤黧黑油亮,看样子就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勤快人。人很朴实憨厚却又见多识广让全家人都很喜欢。其实四舅舅讲话并不流利,说急了还有些结巴,但他憨厚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弥补了他言语表达的不足。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表弟叫阿峰,才十二岁却已经成为他非常能干的帮手,人也是又黑又瘦,一双不大的眼睛晶亮亮的非常有神,他很腼腆,说话口音非常重不太让杜家人听得懂,人却异常灵活,做事十分利索,爬起树来和猴子一样敏捷,在水里能和鱼一般畅游,让阿志羡慕不已,成天小尾巴似的跟在他后面。阿峰也很有哥哥样,总是悉心地照顾着阿志,带他爬树讨鸟窝,下水捉鱼。阿志简直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四舅舅祖上原来是靠海维生,本朝初年还做着海上航运的生意,曾经也是地方富户,家里有两艘大船,后来朝廷实行海禁,他们的日子便一下难过起来,尽管非常勤劳,但人多地少,而且靠海的土地是种不出什么粮食来的,到了他们这一代就遁入了贫困的境地,只能靠一些小买小贩勉强度日。这次是听说表姐夫在杭州做大官,便借钱进了一批德化瓷器来杭州贩卖,刚开始求见到杜三夫人还有些忐忑不安,深怕杜家人嫌弃不认,但杜家的人热情一下让四舅舅父子放松下来,很快地融入了杜家人的生活,也不拿自己当客人,有什么活抢着干,扫地、劈柴、整理园林花卉、修理院墙……没有什么不会的,送给他们的东西也都自然大方地接受下来,没有丝毫的扭捏,让杜家人和他们相处得十分舒服。
刚开始杜玉清送了他们父子几件新衣服,杜玉清还担心他们不好意思接受,当着母亲和四舅舅聊天时直接就往表弟身上套,表弟很不好意思,颇为忸怩,一定要自己来,结果却头套到了袖子里,杜玉清赶忙帮他挣脱出来,看到这一幕,四舅舅嘿嘿直笑,和杜三夫人用闽南话说着什么,脸上尽是与有荣焉的表情,非常满足。
杜玉清和外婆之前在一起时略微懂得几句简单的闽南语,和四舅舅、小表弟接触几天后,他们的话连蒙带猜也能明白了五六成。四舅舅就夸她到底是读过书的人真是聪。杜玉清和四舅舅他们相处融洽,当然就会竭尽所能地帮他们,他们带来的瓷器很快就帮着给脱手了。四舅舅拿着货款非常高兴,整理行装就准备回去了。他们来时给杜家带来了许多特产,什么虾干、蛏干等海产品干货,还有茶叶、干果、鲜果等物,其中有两样水果让他们最稀罕,一个是香蕉,一个是菠萝。香蕉易熟,拿来没有多久大家就分着吃了,虽然之前吃过,但这次的味道特别好。菠萝是第一次见,听说是刚从南洋引进来的,它的外表有一个个隆起的菱刺很是扎手,拿来时还是青色的,杜玉清他们就每天闻着它清香的味道看着它成熟,变成了黄色。
送别四舅舅的晚宴上,全家人饭后聚在一起,看着阿峰左手隔着厚衣服抓着,右手拿刀,一下一下地把菠萝的菱刺剖出,最后把果肉切成一片片的分给大家。菠萝香气浓郁,口感酸甜,风味非常独特,可惜每人就只有一两片,吃完后大家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聊天时四舅舅说起了当地的一下逸事,他们老乡中有许多人因为生活困难跑到南洋去闯荡,他们回来时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东西,这菠萝就是其中一个,还有人从琉球国偷了甘蔗苗回来在泉州偷偷叫卖,要价竟然要两千两!四舅舅惋惜地说:“我要有这个银子我……我就赶紧去买下来。那可是甘蔗苗啊,能……榨糖的。他……他们说甘蔗很容易繁……殖,第……一年就会有收获,收割时把甘蔗砍了去卖……,根就留在土……里。到了第……二年宿根就会再……分枝生茎,第三年收获后再……挖去宿根重新种植就行。这是多好……好的买卖啊。”
众人也跟着惋惜,然后就说到其他逸事上去了,但对杜玉清来说就大不一样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突然意识到这是大好的生意机会。眼下糖是金贵的奢侈品,她做素饼生意自然知道它的价格是多少,同等重量的糖没有说堪比黄金,也差不多快赶上银子了。如今这么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为什么不去试一下?但她知道这件事以她的实力根本做不了,只能请父亲帮忙,于是稍晚后找到杜渊之说了此事。
杜渊之十分诧异,刚才他们大家都在场,这个四舅舅的话他听到了,姚先生听到了,常胜听到了,连范斯远都听到了,但没有人像阿杏这样听到了心里。随即又理解了,阿杏随即经商不到一年却已经有了商人之心了。他曾经领悟到一个正向引导法则,就是以道观之,天下无不有道。那以阿杏对商机的敏感是不是她已经进入了以商观之天下无不是商的境界?他知道蔗糖生意会很赚钱,可是真的要做吗?这一步一旦跨进去了,有的事情就彻底改变了。
杜渊之不由地想起了他前两天和一位同年的交流。这位同年已经在都察院做到了检校的位置,这次竟然因为戴铣、蒋钦被杖毙的事情愤然辞职(戴铣、蒋钦等人因为上疏谴责刘瑾等宦官,请求皇帝保留首辅刘健、谢迁职位,被皇帝当场廷杖三十,二人具死于杖下),准备回老家扬州经商。
杜渊之知道这位同年是不明白人,但还是十分惋惜,当时问他:“你寒窗十年方有如今这地位,你放弃了岂不可惜?”
同年苦笑答道:“如今宦官掌权,朝廷以后会越来越黑暗,卑躬屈膝同流合污我做不到,仗义执言我又怕丢掉性命,为今之道也只有归于田园,靠经商养活自己。至于可惜,我倒不觉得,我想即使作为商人也可以为朝廷为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范仲淹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现在只不过是退一步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商人而已。”他突然笑起来,促狭地对杜渊之说:“你不会也瞧不起商人吧?”
杜渊之倒没有这方面的歧视,否则就不会同意阿杏去经商了,不然女子就没有其它做事的出路。但他总觉得作为有志男儿还是应该读书入仕从而才能匡扶天下,他当年就是抱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决心而读书的。
同年笑道:“这个社会有多少人能够算作是‘达’?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恕我直言:心怀天下固然很好,可是你不能因为你自己的抱负就让你的妻儿父母跟着你受苦挨饿,况且现在是什么世道?现在有的人口口声声都是讲国家,先国后家,可是如果你不能首先尽到家庭责任,如何能尽到国家责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下杜渊之就有些愣了,尽管他非常照顾家人,但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同年有些亢奋,显然平时他很少有机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喝口酒继续说道:“生在这个俗世我们就应该做个俗人哪。我家世代经商,我小时候非常瞧不起家里人事事以利益来计较的做派,后来我父亲给我上了一课,振聋发聩,真是把我从云端拉回了现实。我父亲说: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是商人,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和解释所有的事物。他说:做官是天下最核算也是最具风险的买卖,也许是一本万利,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许就是血本无归了。从他开蒙到秀才、举人、进士,家里要为他投入多少钱?一年往少里说就算二十两好了,就算他幸运,四十岁中进士,这花费就是总共就是六百两,做到了四品官阶月俸是二十四石,一年是二百八十八石,才约合六十五两银子,他要花十年的时间才能把家里供养他的钱给赚回来。可是这月俸他还要供全家吃饱饭,供日常开销,还要延请师爷,要打点上司,要应酬往来,还要买田娶妾.....如何够啊。在做知府之前他还要在翰林院熬几年编修,甚至因为没有门路在哪里坐冷板凳,没有下属冰炭孝敬,靠着可怜的俸禄贫寒度日。你说,他一旦成为为政一方的官员,还不得加紧把家里以前借的钱和家里给的垫付给赶紧收回来呀?即使他想廉政,他也经不住家里人的压力,那些都相当于家里和别人在他身上的投资啊。
为什么大贪污官员往往很多是出穷苦人家的出身?因为从小穷怕了,没有见过银子啊,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一旦有机会就不论大小都敢往坏了揣,因为眼界低,贪污受贿的代价就低。而富裕家庭的子弟从小在锦衣玉食中长大,他起码眼界高一些,不容易在小钱上栽跟头,可能考虑的就更长远一些。这不都是用利益来衡量的商人吗?不过利益谋得是大是小,是远是近的不同而已。你可能不同意,毕竟还有一种为国家鞠躬尽瘁的高尚的人,可是他们计较的国家、百姓的利益不也是利益吗?所以我说凡事皆是生意,但格局不同而已。司马迁说的深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杜渊之陷入了沉思,同年的说法虽然没有让他完全信服,但多少打动了他。
所以杜玉清来和他商量做蔗糖的生意,杜渊之思忖片刻就答应了。这其中固然有同年影响的关系,还有一种为家人的考虑。当初戴铣、蒋钦被杖毙,他便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有这一天,而现在政治气氛的压抑,使他有种危机越来越紧迫的感觉,他做好了为了自己理想牺牲的准备,但在此之前一定要尽力给家人一个保障。于是他不仅同意杜玉清的计划,还派常胜亲自去执行这个计划。拿了杜玉清所有备用的钱和四舅舅他们一起回泉州办理此事,不仅买下了甘蔗苗,还买下大批土地用来种植甘蔗和菠萝等作物。
后来杜玉清才知道,父亲派常胜去的原因是联合当地官员一起合作。糖是朝廷专卖,没有当地官员的支持,他们根本做不了此事,所以那人就是叫价两千两也没有人敢买,弄不好就是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而杜渊之让常胜说动当地官员参与,不仅可以保障杜家生意的顺利,还可以让这些官员个人和政绩都受益,缴纳更多的税,对他们的政绩十分有利。
常胜一直到来年的二月才带着第一批蔗糖和一批海产品回到了杭州,整个人又黑又瘦,让人简直认不出来。他说福建虽然物产丰富,但实在太热了,让人受不了。
因为常胜的满载而归,杜家又开了一家卖杂货的南北货行,尽管十分低调但生意旺盛得超乎想象,杜家由此很快积攒下万贯资金,进入了真正的商业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