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阅屋 www.quyuew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赵武天下最新章节!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是以新君登基,必须改元,以表示新的时代到来。
从腊祭开始,整个邯郸最忙碌的事情,恐怕就是赵雍的改元之礼了。虽然君主改元,没有什么大的活动,但是至少要召开一次大朝会,召集四方守臣集会于都,膜拜新君。
根据大巫占卜,改元之后的第一次赵国大朝会,定于元月初九,地点是赵王城。时间一出来,很多事情就可以举办了。
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新君的领导机构。赵豹为相国,乃是文官之首,下面还有內史,负责国家的财政制度;司寇,负责刑罚之事,另外还有左右校等官员,赵雍为了力求稳定,听从了肥义的意见,除了老疾和恶名昭著的人清退之外,大部分官员得以留任。比方说肃候时期的內史徐越,在肃候时就以善理财政出名,也就得以留任了。
第二件事,就是朝见新君。元月三日,赵豹通过赵雍的口气,下令赵国各方守将,非有战事,必须亲自到邯郸拜见新君,以表明心志。这件事其实不用单独下令,很多将领都非常清楚,这是例行的公事,所以很多人从腊祭开始,就安排工作,搜罗贺礼,准备在新君的第一次大朝会上,露露脸。
这两件事情一经宣布,整个赵国都热闹了起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开始忙着为庆祝新君即位开展准备活动。各驻守在各个城池要塞的将军都尉们,也将自己的工作交给了副职,自己带着少量的兵马前往邯郸。一时间,整个赵国通往邯郸的大道上,车马辚辚,尘土飞扬。
作为驻守南长城的都尉,廉武也在此次的召见之列。他家祖上就是赵人,他父亲去世之前做到了都尉,后来跟随赵肃侯攻打魏国,因功殉职,他也就袭了父亲的都尉之职。
赵肃侯十七年,肃候下令修筑南长城,自武安西南起,向东南延伸至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长城极力使用地利之能事,如西段,沿山梁丘岭而筑;东段平原地区,则尽量使用漳水、滏河的堤防为主体,互相连接扩建,使整个南长城修建的兼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而廉武就被任命在了磁县这一个相对的突出部位,成为了整个长城的核心防御点。
廉武骑着马,慢悠悠的出现在邯郸城外,望着巍峨的城墙,和缓慢的进城大军,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挂着微笑。半年了,自己终于能够回家一趟了。
邯郸距离磁县,约莫有半天的路程,但是作为主要的负责人,他几乎是常年不回邯郸的。除非遇到非要他来处理的公务,否则他只能整日里青灯为伴,北望赵都,日夜思念自己的妻儿。而现在,近乡情怯,他反而开始担心,自己的儿子,那个叫廉颇的小家伙,是不是还认识自己。
正是进城的高峰期,他看着入城的队伍还很长,他左右旋摸一下,看看哪里可以休息一会,等等人流过去再进城。忽然,道边的一个小木屋,屋前停着几匹马,马儿健硕雄壮,一看就不是凡品。
行伍之人,第一爱武器,第二爱好马。这次看到有这么几匹雄驹,廉武心痒难耐,想到此马或许乃是商人所有,到邯郸贩卖,于是他和家将打了个招呼,带着几个人骑马走向那间小屋。
尚未近前,就听得一阵阵的叫好声从屋内传来。他心里有些疑惑,虽然邯郸人喜欢热闹,但是那都是喝酒之后,趁兴而起。而这叫好之声,分明不是有人引吭高歌,倒像是聚众闹市一样。他带着疑惑,走下马来,站到木屋之前,抬头一看,四个大字:李三水庐。心中疑惑更甚。
这李三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在家中排行第三。但是这水庐又是何物?按下疑惑,他带头走了进去。
场面顿时敞开,在这不大不小的一间木屋里,当门左手就是一个大长柜,长柜上一溜摆着四个陶制的提梁壶,下面还生者火,火势很旺,壶的盖都被鼓吹的呜呜作响。一个老头蹲在后面,一边取暖,一边看向屋子中间的看台之上,丝毫没有在意廉武几人进来。
屋子中间是一个略微有些高的看台,上面一个人站在那里,手舞足蹈的说着话,听内容,倒像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然而最然廉武吃惊的是,这个房间的坐具不是席子,而是长长的木板下面,架着两条腿,看似简单,却稳若泰山。
每四个这样的坐具围在一起,中间又有一个大大的方形几案,下面不似两足,而是四足拼在一起。像是一个几案,却要比几案高得多,而且也并非长条形,而是方形。
这让廉武打呼奇怪,窃以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其他世界的大门,为何这里的器具,自己都有些不认识。
“哎呦,这位将军,可是对不起了。小老儿听得过瘾,倒忘了招呼几位。”这个时候,坐在炉边的老头回过神来,向廉武打着招呼。
“叨扰了。”
“无妨无妨,将军来的可不是时候,可是没有凳子和桌子了,要想听这张子说史,可是要站着了。不过,这水可尽喝,不过要是要些茶叶什么的,这里可是没有的。”老头笑着对廉武说道。
老头嘚啵嘚啵一顿话,让廉武觉得自己肯定落后了很多,没想到半年没回邯郸,蹦出了这么多自己没听说的东西。不过听老头这话,凳子和桌子,就是刚才自己看的长条形和方形的坐具,这张子,定是那中间手舞足蹈之人了。而这茶叶,自己倒也听说过。是蜀国的一些商人来邯郸经商,随身携带的一种叶子,听说可以冲泡,但是需要特殊的技艺,难道这种东西,已经在邯郸普及了吗?
廉武不问,自然有人代劳。他旁边的家将们跟着廉武守长城,南来北往的客商们也是见的多了,但是今天这些东西,连自诩见多识广的他们都不知道,说出去岂不是丢人。于是纷纷向老头请教。
老头一听,得,果然不是邯郸的常客,不过他在此地经营水庐多年,显摆了也不是一次两次,遂也不再听那张子说史,和廉武几人聊了起来。
“说起来,这也要和咱当今的君上有关。”老头先给几人倒了热水,放在几人面前。
“少君?这和他有什么关系?”一个家将问道。
“嘿嘿,咱们这位少君,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五国会葬,少君亲自登上城楼,督兵领战,他可才十五岁,而且先君刚薨逝,他就敢带领咱们赵人和五国拼命,这份胆气,就是咱赵人的骨头。当时小老儿听说了少君敢战,想也没想,带着自己的儿子就上了城楼,守在城墙之上,准备和五国拼命。”老头说着,洋洋自得起来。
廉武心中一凛,自己身在长城,没想到邯郸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当时还以为是军队力战,没想到连老百姓和少君都登上了城门,对于这位年轻的少君,又多了几分敬佩。
“后来,小庞大人巧舌如簧,吓退了五国联军,老老实实进了城来。从此少君在咱们百姓心中的地位就高了许多。当然,那位小庞大人,也是这里的常客,不过今天他没有来,想必是在家里用功呢。”
“我说老头,让你说说这些东西,你扯这么远干什么?”一个家将终于忍不住说道。
“慢来慢来,这都是有原因的。”老头不慌不忙,继续说道,“为什么说这些东西和少君有关系呢?这要从少君的习惯说起了。”
“咱们这位少君,可是难得的好人。最喜欢干的事呢,就是出来玩。”老头笑着说道。
“出来玩?老头你瞎吹吧,哪有国君自己出来玩的?”一个家将显然不信。
“嘿,这话可不敢乱说。”老头显然有些生气,对那家将说道,“咱这位少君定下过规矩,每月都到城里的一些老头家里做做,送点东西。这可是整个邯郸城都知道的事情。”
“呃,给百姓们送东西?”一个家将显然不信。
“那是自然。”老头说道,“少君经常去我家,否则,这些东西从何而来,这间水庐也就无从谈起了。”
“对了对了,你还没说,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呢?”
“这可要说了。”老头慢悠悠的说道,“少君出行的时候吧,有一次到我家。我家里乱啊,只能让少君在席子上坐。少君就说啦,大家为什么不弄几把凳子啊?当时小老儿就懵了,这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叫凳子啊?但是咱不敢问啊,只能唯唯诺诺的应承着,心想,难道是王城里的什么坐具?”
“这应该不会,王城里都是坐具,没有什么凳子的。”廉武摇摇头说道。
“这位将军说的是,但是小老儿不知道啊。接着,少君又说啦,没有桌子,大家怎么吃饭啊。这下,小老儿彻底傻了。这凳子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这桌子又是什么东西?真的不清楚啊。心想也就别装傻了,小心翼翼的说道‘少君,购置王室所用之物,实数僭越啊’。”
“嘿,少君怎么讲?”一个家将被彻底吸引了,不由自主的问道。
“这些轮到少君纳闷了,他就问身边的宦人,‘老百姓不能用凳子和桌子吗?这是什么规矩?’”
“这次,可就彻底好玩了。少君身边的宦人哭丧着脸说道‘少君所言凳子和桌子,是为何物?奴婢不知啊?’”老头学着宦人委屈的样子说道。
廉武几人一看老头这俏皮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间茶楼是在东晋,战国时期是没有的。其余像是凳子和桌子,也是没有的,只不过是从东汉开始流行。这里就当做是赵雍带来的一些历史变化吧。
还有,张浩谦的要求满足了,已经出现了一个端倪,虽然是小人物,但是在这个时代,小人物也未必不会带来影响。哈哈,一个小彩蛋。
还有,第一句话是采自公羊传,这个时候还没有成书呢,借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