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辽王出征寸草不生

蓝白的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屋 www.quyuewu.com,最快更新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最新章节!

    辽王殿下最后又回来了,在众望所归的祈盼中,回到了应天府。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是处于愤怒,诧异和怀疑的态度之中。

    但不管怎么样,辽王朱启回到了应天府之后。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第一件事儿并非是处理军务,准备出征。

    反而是来到皇宫之中,见到了皇帝朱元璋,然后痛哭流涕,表述自己这些年,已经连麦体衰无力征战,希望父皇能够挑选更加合适的人选。

    好家伙,这消息传出去之后给人都听傻了。

    辽王殿下明明正直壮年,怎么就连年老体衰无力争战了?

    分明就是谦虚嘛,当然更多的人是觉得辽王朱启,这是在欲盖弥彰。

    恐怕早就已经在心里窃喜不已,但为了平息那些反对的声音,所以才会如此说。

    换句话来说,这分明就是城府极深的表现。

    若是一般的将领领到出征云南的任务,那真的是开心的不得了。

    毕竟这云南已经是大明囊中之物了,只要不犯什么低级错误,拿下云南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载入史册的功劳谁又不想要呢?你说辽王朱启不想要吗?大家是不相信的。

    但不管你们信不信,朱启现在真的是一脑门子的麻烦事儿,真的不想去云南打仗。

    更何况自己压根就没有率领大军的经验,之前虽然多次统帅军队出征,但身边都有各种各样的名将辅导。

    而且也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出征的。

    而现在大军还刚刚云集,还没有出发,就已经点名让自己率领大军出征云南了。

    圣旨这东西既然能写得下来,想改就很难了。

    但自己确实不合适,为什么不换呢?

    但问题就在于朱元璋心里面,自己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可给朱启愁的头发都白了好几个。

    虽然本来就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当最后发现确实没办法躲过去之后,朱启还是整日里的唉声叹气。

    而当别人问起殿下为何苦恼的时候,朱启也是随口答道。

    “孤为着云南战事而苦恼不已啊。”

    什么?战士?

    懂了,这就马上宣传下去,辽王殿下为即将上战场的,那些将士们的生死而忧愁不已。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殿下丝毫不顾着自己锦绣前程,反而为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将士们,感到心里难过。

    都看看,这才是咱们的好王爷。

    朝廷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出征的事情,而民间的老百姓们自然也有所感觉,一个个的也都是兴高采烈的。

    在这盛世之中,谁不希望大明越来越强盛了,尤其是经历过了大元这样朝代之后,老百姓们对于明朝心里的归属感可是非常强的。

    至于有些人说的,明朝建立之后,老百姓反而思念起了元朝,这根本就是放屁啊。

    这大民的老百姓在大元统治之下,压根就没有丝毫的活路。

    那么多人都被逼迫造反了,而在明朝洪武年间,你见过有几个造反的呀?

    虽说也有,但相比较起元朝的时候,那可真是少了很多。

    最主要的是,老百姓们对于明朝对北元的战争,那是非常支持的。

    这老百姓到底是支持北元还是支持大明,这还用问吗?高下立判。

    在应天府民间的那些百姓们,尤是如此。

    每日里讨论着,有关于大明即将进攻云南的消息,那些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尤其是受到北元毒害已久的那些年长的,他们是北元心中的南方人。

    而在大元时候,人分为4等人,向他们这样的南方人属于最下等的、

    不仅仅是承受着最重的刑罚,就算是被人杀了,也只需要赔一头牛就可以息事宁人。

    人命贱到如此程度,官吏欺压他们自然是不用多想的、

    即便到大元后期,矛盾已经非常精锐了,官方也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会揭竿而起的原因所在、

    但凡有一条路能活下去,都没有朱元璋这号人物。

    而要说谁最了解辽王朱启的,恐怕就只有刘伯温一人了。

    刘伯温和辽王殿下相处时间最长,自然也知晓,辽王殿下的真心。

    以前刘伯温也以为辽王殿下是故作谦虚,但到后面才知道,辽王殿下对于打仗这种事情是真的没有半点兴趣。

    他更大的兴趣爱好还在于老百姓身上。

    和别的王爷不同,别的王爷嘴巴上说着自己只想当个闲散王爷。

    而事实上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并没有见到有谁身上,有像辽王殿下这般璀璨光辉的战绩。

    即便是燕王朱棣,虽然在军事方面很有天赋。

    但在民政方面,却远远不如辽王朱启。

    就算是有天赋,要说能比肩辽王殿下,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有如此多的优点和天赋,辽王殿下更关心的反倒是那些平头老百姓们的生活。

    他们能不能穿的暖,能不能都有房子住,孩子是否可以欢乐的成长,老人是否可以老有所依。

    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民生问题才是辽王殿下最关心的。

    早在辽阳的时候,刘伯温就已经发现辽王殿下这一特点。

    并且辽王殿下,每日里做得最多的,也就是帮平头老百姓们改善生活。

    至于说打仗什么样的事情,辽王殿下的天赋异禀,只是偶尔提出一些建议,大部分时候,都是挑选最合适的将领来做最合适的事情。

    可不要小看这样的本事了,刘邦为何能打得下天下,难道是因为他打仗厉害,比得过项羽吗?

    自然不是如此,刘邦最厉害的地方是知人善用。

    能够拉拢手底下一大批的名臣武将们,而辽王殿下也是如此。

    更何况,辽王殿下本身战斗实力就非常不俗。

    论军功除了徐达这样的老一辈将领之外,年轻的将军之中,还没有谁的军功能够比得过辽王殿下呢。

    正因如此,民间都讨论着,只要辽王殿下率军出征,一定会寸草不生的。

    就算是民间报名参军的热度都要高了不少,不过参军这种事情自然是没什么戏了,早就已经军户制度确认下来了。

    而见到民间如此旺盛的参军欲望,还有渴望战胜北元的心。

    朱启也多少受了点影响,在梦里也曾挥斥方遒率领大军出征,征战沙场,八百里分麾下炙。

    当然了,也就做梦看一看而已。

    不过朱元璋这边到了临近出发的时候,也依然没有改变主意。

    即便朱启不厌其烦的每天都过去商量此事,而朱元璋翻来覆去也就一句话。

    我对老三还是非常信任的。

    得了,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办呢?

    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就到了出征的一天,朱启穿着一身铠甲,在万众瞩目之下出门了。

    大军自然不可能全部在应天府这边集结,然后再慢慢走到南方前线去的。

    那这一路上光是给大军吃喝,怕吃就把大明沿路给吃穷了。

    所以大军集结还是按照先前的惯例,从各个省份都抽调一些精锐,然后聚集起来,再向云南那边出发。

    最终在云南边境完成聚集任务。

    所以朱启从应天府中原这一块带走的士兵也仅仅只有2万人而已。

    更多的士兵,还是两广和川蜀那边的士兵集结起来。

    而总计人数大约有将近10万人,这10万人部队,虽然看起来比云南梁王那边号称的30万大军要少了1/3。

    但号称这种事情大家懂的都懂,报实数是不可能的。

    水分肯定是越大越好,像曹操在赤壁之战号称雄兵百万。

    但其中一大半其实都是民夫真正能作战的,也就20万人。

    到了赤壁的时候,参战的人数连20万都不到。

    反正在大明看来这,云南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纸老虎,不过战略上藐视他们,战术上还是非常在乎的。

    起码朱启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开战术会议,当然这战术会议还不是朱启自己要求开的。

    主要是那些将军们,按照朱启以前的要求,自发开起来的战斗会议。

    朱启之前刚刚掌军的时候,因为什么都不懂,只能开战术会议,然后听取别的将军的意见。

    却没想到这个传统,被那些将军们给保留了下来,现在不管哪一路打仗的时候,他们没事就开开。

    会用到地图,也是辽王殿下亲自定制的内容,规格很高的战术地图。

    你还别说,就这样的作战会议效果还非常好呢。

    那这都是参谋部的雏形了能不好吗?

    不仅有作战会议,还有提前的战术安排,就像现在大明这边的将领们,就已经拿出了不下10种攻克云南的战术安排了。

    朱启看的那些战术一个个专业的都不得了,即便是自己已经参加过这么多战役了,但是看起来还是非常的吃力。

    不过也知道这些战术安排都挺厉害的。

    恐怕光是这些将军严格的执行这些战术,没有自己这个总指挥,也能够打得下云南的。

    毕竟云南就那么大,而且对于地图方面,大明这边也有不少人非常的了解。

    战术装备,跟情报都已经超越北元这边,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

    但你说朱元璋没事就非要让我这个闲散王爷去当什么将领,领这个军功干什么呢?

    让蓝玉去多好呀。

    朱启一想到蓝玉,心里也是有点可惜的,这蓝玉说实话,朱启还是非常欣赏的。

    虽然这蓝玉嚣张了一点,但他的能力确实是非常的强,而且在历史上,还帮汉人王朝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大军既然已经集结完毕,战术也都已经全部搞定,那自然是不用多提。

    等到所有的物资准备妥当之后,大军也就开拔朝着南方出征了。

    而朱启在出发之前,本来还想去慰问一下蓝玉,如果可以的话和他和解,两人之间的关系不要搞得那么紧张。

    不过刘伯温听说朱启的打算之后,就劝他放弃这个想法。

    蓝玉的心情和性格,刘伯温最是理解,他若是能够说两句话就对你改观的话,那也不是蓝玉了。

    朱启听到之后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名将,自然是希望能够和他好好相处的。

    只是听刘伯温的意思太难了,那也就算了。

    大军出发之后,朱启基本每日里都跟着军团行进,想要到处乱跑自然是不可能的了,而沿路都有各种各样的补给,自是不用多提。

    只是这南方不比北方,北方还能够走水路运兵,而南方的话多,水路山高,行军就要漫上很多了,从应天府走到长江那一块。

    就整整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眼看着就要到洪武15年的9月份,大军稍稍休整之后,便乘坐调集过来的渡船分批过河。

    到了江南,自然也有江南的兵,补充过来人数足有5万人。

    这一口气就把队伍扩充到了7万之众。

    到了两广还有2万,巴蜀那边还有1万,加起来也就正好10万了。

    这只是战斗的数目,而到后面的民夫那就更多了,总计算起来也得有个四五十万人吧。

    朱启光是看着一份份的数据,那就头大,也幸亏这些不需要他来全部管控。

    全程都有傅友德,冯胜这样的名将跟着。

    自然是让他们来管了,再加上朱启也把自己的亲卫将领,张玉和朱能带在身边了。

    至于辽东那边的话,自然有其他的将领去接替。

    而这些将领,按道理来说朱启这样的王爷是不能随便带的。

    但朱元璋显然对于云南的战斗非常的上心,希望朱启能够一战定乾坤。

    所以让朱启把自己用得惯的将领都给带上,那朱启当然把张玉和朱能这样的猛将给带上呀。

    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把蓝玉给带上,那样就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直接让蓝玉负责就好了。

    可惜现在和蓝玉的关系如此紧张,以后也不用想了,只要蓝玉别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就好了。

    带着7万人的大军,过了江南之后,便朝着两广地界而去,这两广早就已经听说辽王朱启要来攻克云南的消息了。

    而朱启在两广的名声可是非常好的,之前朱启在这边斩杀了作恶的两广总督朱亮祖。

    那可以说是大快人心啊,老百姓们能不喜欢吗?

    而那些将领们看到老百姓,对于辽王殿下的拥戴。

    也是一个个点头看看什么叫仁者之师,辽王殿下,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