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樊庆学:我是被指导了啊!

不吃小南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屋 www.quyuewu.com,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樊庆学是一名超导领域的研究专家。

    他在超导实验室担任过研究员,有过十几年超导机制研究的经验。

    虽然没有带领团队做过大项目,但因为参与过理论研究的项目,相关的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

    只要熟悉樊庆学的学者,都认可他在超导的研究领域上的水平。

    正因为如此,吴晖才会让樊庆学来到西海大学,就是想让樊庆学对物理实验室的研究做一些专业的指导。

    在吴晖看来,樊庆学肯定要比何毅强一些。

    何毅是西海大学的物理教授,也是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但他没有任何参与大项目的经验,履历上自然比不上樊庆学。

    至于和王浩相比就很难判断了。

    但是,王浩是个数学学者,不是专业做超导物理研究,也许就会有很多不懂的东西。

    对于物理实验室召开理论会议,樊庆学确实有些不理解。

    以他的经验来说,一些没有头绪的研究项目,才会重点做理论论证,像是交流重力的复刻实验,就属于那种没有头绪的研究。

    因为相关的资料非常少,有些参考的意义并不大,自然就要进行一定的理论论证。

    现在做的也是交流重力的实验,可已经能够制造交流重力场,研究的只是交流重力场的影响因素,就等于是纯粹的对比研究项目了。

    对比研究项目,有什么可以论证的?

    这种研究就是直接进行实验,调整不同的参数来对结果进行分析,即便是做论证也不可能直接推导结果,自然就没有什么意义。

    比如,最简单的,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直接进行实验调整电压,然后检测电流的强度,也就可以得出电阻的数值了。

    现在的研究也是一样的。

    只要不断对参数进行调整,再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和排除一些干扰因素,从而得到相关的结论。

    樊庆学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显然无法说服王浩,因为王浩的目的是超过两个竞争对手。

    正常的研究方式,根本不可能超过其他两个大型超导机构。

    这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就肯定要用其他的方法。

    樊庆学只能坐在一边看着。

    ……

    理论会议正式开始。

    何毅首先开口进行了理论方面的阐述,随后说明了一些可能影响的因素。

    每个人都记录下来。

    会议流程就是让每个人针对每一个因素去说明自己的想法。

    每一个人都表现的都非常积极,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关经验’,知道理论论证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只是做对比实验,就像是王浩说的,想超过其他两个大型实验室,就要进行更精准的理论论证,才能够减少实验的次数,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和结果。

    交流重力场的研究,可能和很多因素有关。

    何毅上来就说了一个重要因素,“超导材料相关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

    超导材料的因素可不只是一个因素,第一就是超导材料的排列布局,也就是该怎么去放置超导体,把超导体布置成什么样子。

    这也是支持交流重力产生的重要因素。

    超导材料的排列布局可不只是平铺或是简单的螺旋结构,但他们的论证并没有去进行详细的分析,就只是对于原本的结构进行一定的修正。

    论证也没有进行的很深入。

    王浩决定第一次实验,就继续原本的‘四节点布局’,也就是让超导材料在四个固定的位置,大大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理解为两条导线和小球体的间隔排列。

    这个因素是不变动的。

    超导材料布局上的改变,就是让超导材料‘加粗’,或是改变排列的方式,看是否能够能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超导材料的影响还在于材料的不同上。

    现在已经发现很多的超导材料,以实现超导状态特性需求来划分,可以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不同超导材料对于交流重力场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超导材料还可以以材料的组成来划分,包括氧化物、金属合金、有机材料甚至是液体材料等等。

    第二个因素就和电力有关,电压和输送功率,可能会造成直接影响,因为超导材料理论上是没有电阻的,电流就会被放大很多倍,甚至理论上来说电流是无穷大的。

    当然,实际电流不可能无穷大。

    “临界电流密度也可能是交流重力场的影响因素之一。”王浩特别强调了一句。

    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磁场有关。

    这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第一次的理论会议探究不需要过于深入,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表层因素就可以了。

    除了超导材料以及电力方面的影响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到交流重力场。

    这些因素就比较多了,包括环境温度、海拔的影响、空气密度、空气流动,甚至是地球的自旋,等等。

    当然也无法直接排除电磁场力的影响。

    现在的研究就是要排除没有影响的因素,并找出那些存在直接影响的因素。

    会议针对每一项进行了讨论。

    每个人都踊跃的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浩则是针对性进行分析,何毅主要负责把控会议进程,并做出一系列的记录。

    大家分工明确。

    会议也进行了超过三个小时,一直到中午一点的时候才结束。

    樊庆学一直坐在旁边听着,眼看着会议进行了一条一条的总结,但他总是感觉有些怪异,因为有些因素直接就被‘理论’排除了。

    比如,空气流动的因素。

    大家详细的讨论了一下,最终就认为空气的流动不能够影响到交流重力场。

    但是,这不需要实验来证实一下吗?

    等会议结束以后,王浩也没忘了专家团,就招待他们一起去用餐,路上樊庆学也问了起来,“王教授,你们这个会议直接就排除一些因素,有些不科学吧?”

    王浩点头道,“其实在我看来,针对每一个因素都应该去做实验来证明,而不是通过分析就排除掉。”

    “那为什么……?”樊庆学有些不理解。

    王浩一句话做了解释,“很简单啊,因为我们有两个很强劲的对手,就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很大可能没有影响的因素上。”

    “我们必须更高效的完成研究。”

    “我们的经费也是有限的,现在只有学校方面的拨款,省里的资金还要等几天,更不用说基金会那边了。”他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樊庆学听了也无话可说。

    虽然过程确实是有些不科学,但听王浩这么一解释,感觉还真的是这样,因为经费有限,又有两个强劲的对手,不可能每一个因素都针对去设计实验来研究。

    ……

    上午的会议是对于理论的论证,他们找出了一些‘可能’影响的因素,排除了一些‘不太可能’有关的因素。

    实验就是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设计的。

    其中最有难度的就是超导材料的布局,因为要对整体装置进行变动,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做准备的。

    下午实验室都在忙碌着,希望能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准备工作,等明天上午再进行实验。

    专家团的人下午就离开了,他们确实是来走个过场的。

    樊庆学没有离开。

    一则是因为他是带着工作任务来的,是要对物理实验室进行研究指导。

    这是吴晖交代的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于理论论证的结果感到好奇。

    樊庆学感觉其中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好像有些莫名的就得出了结论,同时,他也想看看实验结果,是不是如自己所想,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他的判断,基于个人经验的判断。

    理论论证会议气氛很活跃,而且进行了三个多小时,但具体有没有效果也是很难说的。

    樊庆学依旧不认为,理论论证能对实验产生效果。

    第二天早上八点的时候,物理实验室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正在做实验最后的准备。

    当实验即将开始的时候,樊庆学就和王浩站在一起,他昨天晚上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和王浩再说一说,“王教授,我认为这个实验研究重点是在于超导材料的布局,你们的四节点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我昨天听了你们的会议,但似乎没有相关的论证,这是为什么呢?”

    在樊庆学看来,超导材料布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其中牵扯到非常复杂的设计。

    正因为这种设计,才成功复刻了交流重力实验。

    这个也是研究唯一的难点。

    好多知道相关研究的人都认为,普通的对比实验很难对于四节点的设计进行改进。

    王浩听到樊庆学的话,点头道,“这是机密。”

    “??”

    樊庆学愣了好半天。

    王浩认真道,“樊教授,我就直白说了吧,交流重力实验的关键就在于四节点的设计,就在于超导材料的布局上。”

    “所以毫无疑问的是,超导材料的布局和交流重力场的强度直接相关。”

    “这种相关性很可能成为研究的大方向,我们现在做的对比实验研究,想要在这个方向上有成果很难。”

    “但是,我们还会在这个方向探索。可是针对实验上的设计改变,是不能让太多人知道的。”

    “这是机密。”

    “一般就只有核心几个人来讨论,我也不会在会议上说这个。”

    樊庆学顿时恍然大悟,但心里还是有点别扭的感觉,因为他自己也被排除在外。他带着郁闷问道,“现在这个实验,应该没有对超导材料结构布局的改变吧?”

    他是问实验的改变,是否都像是昨天总结的那样,而不是添加了一些所谓‘机密’的内容。

    王浩笑道,“那还是要后续的研究方向,现在我们只是针对简单影响的因素进行实验。”

    两人说着的时候,实验就已经准备完毕。

    王浩、樊庆学、何毅,再加上肖新宇,一起对设备情况进行了查看,确定没有问题以后,就走开站的远了一些,并准备进行实验了。

    “开始吧!”

    所有人都准备好以后,王浩就直接让实验开始了。

    设备,正式启动!

    伴随着机器的嗡嗡响,围绕实验设备的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不断往输送管里填装着液氮以及其他冷却材料,有专门的人盯着电压和功率的数值。

    其他人都看着检测设备的参数以及上方的气球变化。

    “飘起来了!”

    樊庆学没有参加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的交流重力复刻实验,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交流重力实验,发现气球突然飘起来也感到有些震撼。

    他对此就只看过一些资料而已。

    实验室的其他人已经看到过一次,他们更关心的是检测参数。

    很快有人上报了数值,“粗略估计,我们重力减轻了2%左右!”

    “继续实验!”

    “再降温!”

    “加大输送功率!”

    王浩听到了数值以后,连续下达了好几个命令,其他人也跟着忙碌起来。

    很快又有数据被计算出来,“重力减轻了2.3%以上。”

    “继续!”

    看着一个个喊出来的数据,樊庆学都感觉目瞪口呆,他还是第一次现场看交流重力实验,但他看到过相关的资料。

    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进行的交流重力实验,最终减轻重力的数值在1.7%~1.8%之间。

    这个数值已经比物理实验室的报告要高了。

    现在则是提升到了2.3%以上,提升的数值都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樊庆学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本来以为即便有提升,最多只有0.1%,能达到首都大学当时复刻实验的水平就很不错了。

    这个级别的提升很难说明问题,就必须连续做几次实验,才能确定影响参数。

    其他两大超导机构都是这么做的。

    物理实验室的第一次实验则是让数值提升超过0.5%,如此巨大的提升,甚至仅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可以把一些影响因素确定下来。

    这样一个实验就顶得上好几个实验。

    樊庆学感觉非常的不科学,第一次实验就有这么大的提升?

    另外,他也没听懂理论论的会议,只是感觉一些结论的得出的甚至有些仓促,好像只是为了分析最大可能,而不是严谨的用实验来排除。

    樊庆学还感觉物理实验室的人对王浩出奇的‘崇拜’,甚至都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只要是王浩所说的就没有人质疑。

    理论会议就是王浩的一言堂。

    在有如此多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当真正进入到实验的时候,效果竟然这么好,一下子提升超过0.5%?

    樊庆学站在一边看着,完全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发现自己的感受,和第一次参与超导实验很类似,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得出的结论,就只是有人带着一起做实验而已。

    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知识经验范畴。

    最终。

    交流重力场的强度提升到了2.5%-2.6%,比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做的实验,场力数值提升了0.9%左右。

    这个重大的进展让实验室上下所有人都感觉非常兴奋。

    等实验结束以后,他们积极的进行了收尾工作,把所有的数据详细的记录下来。

    在忙碌了一个上午以后,下午王浩就组织召开了实验总结会议。

    樊庆学全程一句话不说。

    他感觉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本来是过来想对于物理实验室做指导的,结果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作用,就连怎么进行理论论证都没搞明白,更不懂为什么,那样的论证效果能好到这种程度。

    “人家做个对比交流实验,论证一下就能大大提升效率,而我甚至还觉得论证没有用?”

    “是我的想法太落后了?”

    “实验结果证明,他们才是科学的,我是不科学的……”

    当樊庆学正落寞的思考时,王浩说完了实验数据总结,他扫视一眼全场,就注意到了樊庆学。

    他觉得应该重视一下樊庆学。

    毕竟对方是超导专家,还是吴晖院士特别派来帮忙的。

    王浩做了个请的手势,开口道,“樊教授,你是专业的超导专家,也来给我们说说吧,提点意见也好。”

    所有人都期待的看过去。

    樊庆学半张着嘴愣了好半天,最终说出了一句,“你们实验室做的很完美。”

    “我感觉,没什么可说了。”

    当天晚上,樊庆学就乘坐飞机返回了首都,第二天就到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吴晖对樊庆学这么快回来感到很惊讶,他特别找过来问道,“我不是让你指导一下物理实验室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们那边进展的怎么样?”

    “……”

    樊庆学手里攥着资料,抬起头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最后他叹气的说了一句,“吴教授,我去了一趟西海大学,感觉吧,自己的水平还是差太多了。”

    “所以我回来就想着多看看资料,增加知识、学习一下。”

    “至于指导……”

    樊庆学说着停了一下,苦笑道,“我这个水平,哪有资格指导他们,我是被指导了啊……”